拥有执念的人,执着于内心所想。在眼下这个一切都力求新奇、快速、非混搭融合不能成事的世界里,有时执着便显得那么格格不入。我们早学会了在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境遇中穿梭自保。妥协,是一种天性。
但“一心一意”这种执着,却开始了一场反扑,在伦敦的书店中。
这座城市的爱书人觉得眼下书店里最普遍的手冲咖啡与无线网络,破坏了几个世纪以来隔离喧嚣、翻阅书籍的古老传说。书店,是该远离网络迷恋的。这场反抗的领军者是伦敦东区的Libreria书店。它于今年2月开幕,店主席尔瓦曾是前首相卡梅伦的政策顾问。“我们希望人们呆在书店里的时候始终保持着人类的直觉,而不是被外在的信息所左右。”除了Libreria,还有数十家独立书店,都不提供高速网络与咖啡。它们的原则很简单:在数字化时代,将书店打造成一个逃避信息过载的避难所。
Libreria的店名来自博尔赫斯的经典之作《巴别图书馆》,这篇小说中,世界上所有的书籍都浓缩在一本400余页的书里。在书店里,书架高至天花板,“母亲、圣母与妓女”、“大海与天空”这样的词条成为图书的分类。书店邀请英国文化、政治、媒体界的名家轮流担任策展人。
这种显得不近人情的图书馆公德,其实一直都是这座城市的传统。在国王十字大街上的大英图书馆阅览室,强烈禁止读者拿出手机,并有显眼的标志来提示读者。这一标准,也被沿用到包括Libreria在内的多家书店里。要想与外面的世界连接,请离开书店。
除了睡觉的时间,我们始终在接收信息。皮特与朱莉离婚了,一片刷屏,一片感慨。上海网红葱油饼不见了,阿大的“前世今生”被翻了个底朝天。我们,正将更多的关注投于“他人世界”。人自然需要一点友善的好奇心,更不可缺少的,是自我对话,自我洞察。伦敦的书店,是一片严格的净土,是一个黄金屋。留这样一个空间给自己,让网络的洪水退去——我,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