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拉多看画记
戴蓉
  ◆ 戴蓉

  也许因为是炎夏,一进普拉多博物馆,先被索罗亚的《沙滩上的孩子》吸引。三个赤条条戏水的男孩,大片的黄和粉紫让孩子身旁的潮水活了起来。油彩干了一百多年,但男孩们蜜糖色的身体上仍有一层温润的水光。出身瓦伦西亚的画家,对海水和阳光有着天生的敏锐。

  委拉斯贵支的《宫娥》是世人熟知的作品,然而也必须在大尺寸的原作面前,才能看清小公主发际的金光和裙子上丝线的绣花。在毕加索后来的画作里,公主的面庞只余红绿轮廓线,而裙子变得像个小方桌。难怪同行的人在那幅画前说:“我想念委拉斯贵支了,他比较温暖。”委拉斯贵支的确画得真挚,画技精湛却不夸耀。他把自己也画进这幅画的角落里,好像这只是个生活中偶然驻笔凝视的瞬间,并没有想过创作这回事。

  桑切斯·科坦的静物画里堆满金丝雀、金翅雀、麻雀、红鹧鸪、胡萝卜、白萝卜、苹果和柠檬,一大棵西芹仿佛随时会从画框中滚落下来。画家是位修士,一心归主的人却用细致的笔触来描绘俗世缤纷饱满的食材。寂静的欢喜,让看倦了宏大叙事的宗教题材和王室肖像的我,在他的画前停驻良久。

  《三女神》是鲁本斯晚年的作品,体态丰满的裸体女神,尺寸比真人大得多,其中两名模特是他前后两任妻子。西方人看待肉体那种落落大方的态度让我羡慕,健康优美的裸体本身就是天赐的艺术品。发育好、比例匀称,矫健或妩媚,这些都是美好人体的正统,普拉多博物馆里的神和人都是很好的例证。角落里一尊无名氏的雕像,一块无温度的冷硬石头,却能雕出虬结的长发、逼真的骨肉和如水的衣褶,让人生出伸手触抚的冲动。于是我也理解了街市上那些女子,挺拔苗条的自不必说,即便是胖得过了头,仍然自信地穿着鲜艳的的抹胸式连衣裙,露前露后,完全没打算让自己安全地隐没在人群里。

  普拉多博物馆的门票是16欧,一盘西班牙海鲜饭的价钱。尽管我不学画不懂画,仍有如入宝山的亢奋与怅惘。那些把逛博物馆当寻常日子过的人,真是可敬又可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普拉多看画记
夜未央
无题(439)
华沙的皇宫广场
素式生菜包
睁一眼闭一眼
除却巫山不是云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普拉多看画记 2016-10-09 2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