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落脚货
彭瑞高
  文/ 彭瑞高

  上海商品经济很早就成了气候,所以上海话里,“货色”一词出现得很多。奇怪的是,上海人那么崇拜商品,可“货色”两字在他们嘴里,大多带有贬义。这个情况叫人有点看不懂。

  传统沪剧《阿必大》里,婆婆开口闭口,骂童养媳“死货色”,给人印象很深。上海话詈语中,“货色”一词确实常用。除了“死货色”外,还有“小货色”“鬼货色”“烂货色”“贱货色”“臭货色”等等。除“小货色”是专门用来骂小孩子的外,其余几个“货色”,男女都可以骂。上海人骂人的厉害,真是叫人吃惊。

  “货色”也可简为一个“货”字,于是,在上海话的贬义词中,“货”字出现得更多。说挑剩的东西,有“落脚货”“末脚货”;说不新鲜的东西,有“隔夜货”“隔宿货”;说跟不上时代的东西,有“过气货”“过期货”“压箱货”;说骗人的东西,有“空头货”“空心货”;说品质一塌糊涂的东西,有“烂货”“脱底货”“烂料货”……

  上面这些,既可以用来骂货物,也可以借来骂人物。至于“浪荡货”“野鸡货”“小气货”“肮三货”“空头货”“一路货”(也叫“一拨货”“一脚货”)……则用于骂人为多。“宝货”一词,明明有“宝”字在,却也常常被用来骂人。上海人就有这个本事。

  “货”不含贬义的有没有?有,“国货”“洋货”(“舶来货”“进口货”)“走私货”“正宗货”……这些词都呈中性,正常地用于商圈。

  有个叫“定头货”的,现在晓得的人不多了。原来指的是预定之货,后来引申为“难觅的”“奇异的”货色。搞到最后,商家把那些难弄的、脾气犟的顾客,也称为“定头货”,这个就很有趣;至于后来写成“钉头货”“顶头货”,把“定”字改造成“钉”和“顶”,那就更有意思了。[本栏文章可尽量用沪语转换读——编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目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当年打过“搏克星”
弄堂里个裁缝店
落脚货
上海老话里个“歇后语”
野猫猫
啥人发现了甲骨文?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落脚货 2016-10-09 2 2016年10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