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叶川家吵翻了天,我闻讯赶去,只见他长吁短叹,妻病倒在床,女儿小琪租屋另住。原来小琪结婚登记前,阿川看到男方户口本上写的籍贯不是上海,而是他们不喜欢的某省人。女儿再三解释,老家早就没亲人,从太爷爷起就住上海。老夫妻坚持说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怎能去嫁外地人!小琪说他们不可理喻离家出走了。我不知,如何解开他们的心结,土生土长?这四个字提醒了我。我说起了叶县寻根。
一向以为我是宁波人,今年编《老鹰湾村叶家记事》,才知袓先来自河南!怎么可能?于是急着去解这个谜。到了南阳叶县,在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县衙看到介绍,才知叶县历史悠久。春秋时建的叶邑,属楚国。《左传》记载,楚封沈诸梁于叶。自西汉起至民国,叶县一直属河南南阳管辖,现属平顶山市。
原来,叶公姓沈,历史上“叶沈”曾不通婚,出于此。因楚国封君皆称“公”,故称“叶公”。公元489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专程访叶邑,多次与叶公论为政之道,并赞叶公治叶经验为“近者悦,远者来”。后因观点不合,两人发生争执,孔子愤而离去。弟子们一路耿耿于怀,于是编造故事,称叶公是伪君子,以致以讹传讹,流传千年。世上本无龙,叶公怎好龙?那句成语,实为荒谬。
实际上,叶公是个好官。在位时励精图治,为民谋利,为君尽忠,倡强国富民之策,对当地经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受到世人敬重,他的墓地至今保存完好,享后人千年祭祀。他临终留下的遗言:“勿以小谋败大作,勿以嬖御人疾庄后,勿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至今有重大现实意义。叶县是全世界叶姓的发源地,叶公是所有叶姓华人的始祖。
文字记载因战乱、灾荒,祖先分几路南迁广东、福建等地,有一支翻过秦岭到了浙江。我们这一族到了镇海,在老鹰湾畔扎根传代,至今已有400余年。追寻祖脉,才知我们的根在中原大地。我家迁沪已五代,阿川祖籍广东,虽为同姓,却完全不同俗。谁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追根溯源,恐怕没多少人敢承认。弄清我从哪里来,不是为争本地人外地人,只为感恩上海的海纳百川,如没有这座城市的有容乃大,哪有一“叶”三千里的枝繁叶茂!
阿川无语,又找理由说:“他爱吃蒜,小琪竟也一起吃。”我跳起来揭老底:“有例在先,你还好意思说!那时你吃龙虱,吓得人汗毛直竖。只有翠贞跟着你活剥生呑这可怕的虫子,原来她爱上了你!我们可没阻止她嫁你。蒜比龙虱强多了。”又劝他,搞了半天,你我都不是上海人,甚至也不是浙江人、广东人,祖籍在我们从没想到的河南,连“叶”都是别姓,还有什么可争!千年沧桑,真假莫辨,只要做个不辱没先祖的好人,是哪里人有何关系。再说,女儿出嫁了,他们爱吃什么与你何干。即使有“干”,你们能管她一辈子?我的歪理正说,夹枪带棒,也许不能使他们口服心服,但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小琪顺利出嫁,我封了个大大的红包。宁拆七座庙,成全一门亲,我笑得比谁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