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上几条好鱼,现杀,洗净。一大清早,杨晓月就在摊头上忙活起送鱼的事儿。待东西准备齐全,他与田林八、九、十村居委书记张青一同来到居民李老师家中。李老师开门,见着是杨晓月,热情地招呼他进来坐坐,拉起家常。“晓月送鱼,很有讲究。他会先了解别人的家庭情况。对单亲家庭,他会送黑鱼,营养丰富蛋白质高,小孩子吃了长身体。对独居老人、百岁老人,他常送的是鳜鱼,刺少,老人家吃得轻松。”张青说道,“卖鱼讲诚信,又常帮助大家,很多人看见他,都感激得不得了!”
早从2002年开始,做生意刚有些许存款的杨晓月,就开始帮助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十多年来,田林街区的许多人家,都收到过杨晓月的善意。做了十几年的水产生意,因为口碑好的缘故,生意也不差,但因时常送鱼的缘故,杨晓月一家至今还挤在附近的田林六村老公房里,日子过得普普通通。但隔三差五地,杨晓月还是会给社区里的特困户、孤寡老人或残障人士送鱼,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时间长了,老百姓们都纷纷劝他“你赚的也是辛苦钱,不用每周都来送”。原来的一周一送改成了逢年过节送,但杨晓月每年仍要送出去近一万多元的鱼。
这位鱼老板,卖起鱼来也是与众不同。他有个独特的步骤:每次进货,杨晓月都会先进行试吃,若是买的鱼有柴油味,或是味道不够鲜,杨晓月就会退货或扔掉。此外,他会按每天进鱼的质量,在摊位前写上“鳜鱼,优;黑鱼,一般”。
按照杨晓月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家里从小就贫困,但尽管如此,母亲却一直在做好事帮助别人,受母亲影响,自己也变得‘热心肠’。”
社区联络员 张 青
社区全媒体 夏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