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老板有颗
做慈善的心
杨晓月在田林新村帮助困难家庭坚持了十多年
张青 夏扬
  肉厚色白的黑鱼、鲜肥少刺的鳜鱼、营养丰富的母鸡,刚从老家安徽回到上海的杨晓月,正提着大袋小袋,前去徐汇区田林街道田林十村看望郑老伯、李老师等人。身为河鲜摊位老板,每逢春节,他总要带着些礼品看望社区的困难家庭,今年已是第15个年头。

  挑上几条好鱼,现杀,洗净。一大清早,杨晓月就在摊头上忙活起送鱼的事儿。待东西准备齐全,他与田林八、九、十村居委书记张青一同来到居民李老师家中。李老师开门,见着是杨晓月,热情地招呼他进来坐坐,拉起家常。“晓月送鱼,很有讲究。他会先了解别人的家庭情况。对单亲家庭,他会送黑鱼,营养丰富蛋白质高,小孩子吃了长身体。对独居老人、百岁老人,他常送的是鳜鱼,刺少,老人家吃得轻松。”张青说道,“卖鱼讲诚信,又常帮助大家,很多人看见他,都感激得不得了!”

  早从2002年开始,做生意刚有些许存款的杨晓月,就开始帮助社区里的困难家庭。十多年来,田林街区的许多人家,都收到过杨晓月的善意。做了十几年的水产生意,因为口碑好的缘故,生意也不差,但因时常送鱼的缘故,杨晓月一家至今还挤在附近的田林六村老公房里,日子过得普普通通。但隔三差五地,杨晓月还是会给社区里的特困户、孤寡老人或残障人士送鱼,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时间长了,老百姓们都纷纷劝他“你赚的也是辛苦钱,不用每周都来送”。原来的一周一送改成了逢年过节送,但杨晓月每年仍要送出去近一万多元的鱼。

  这位鱼老板,卖起鱼来也是与众不同。他有个独特的步骤:每次进货,杨晓月都会先进行试吃,若是买的鱼有柴油味,或是味道不够鲜,杨晓月就会退货或扔掉。此外,他会按每天进鱼的质量,在摊位前写上“鳜鱼,优;黑鱼,一般”。

  按照杨晓月自己的话来说:“自己家里从小就贫困,但尽管如此,母亲却一直在做好事帮助别人,受母亲影响,自己也变得‘热心肠’。”

  社区联络员 张  青  

  社区全媒体 夏  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广告/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中职风采
   第B04版:蓝天下的至爱
与民分忧 为民解难
长途客运站 路口混乱黑车多 铁路上海站 客流引导有瑕疵
邻声回音壁
鱼老板有颗 做慈善的心
96岁银发奶奶织爱心毛衣
她把老人放在自己心上
新民晚报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A08鱼老板有颗
做慈善的心
2017-02-08 2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