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说“禁骑”
钱 岚
  钱 岚

  纽约把展望公园西路原有的三条快车道让出一条给了自行车,把原本在人行道上的慢车道移回马路。无独有偶,意大利马萨罗萨为鼓励多骑车少开车,率先赠送给骑车上班族每公里25欧分,每年最多可获600欧元奖励。这些源于BBC的消息虽不是新近报道,却被向明中学等选作近期英语期中或区模考内容。

  在我骑游过的城市,深圳可谓鼓励绿色出行的先驱,马路到处设有自行车道,即使在市区狭窄路段,人行道也让出一半给了自行车。古老的罗马百看不厌,我最后一次是骑车去的,大街小巷有不少路段实行单行道,但没有禁止自行车,眼花缭乱的景点本来要花好几天看完的,有了自行车却能保证一日游,说不出的爽。

  在国外其他地方,我也很少见过禁骑的道路,倒是禁止汽车驶入的路段往往破例允许骑车。另外,为给马路腾出最大空间,长时间停留的警车会斜靠路边,即两轮在人行道,两轮在马路。警方为公众树立了榜样。

  纵观本市延安路、淮海路、衡山路、华山路、四平路等,上海把最好、最长的道路让给了快车道,汽车提速了,骑车受阻了。这样的状况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那是为了适应当时机动车交通的飞速发展。而今,提倡绿色出行已经蔚然成风,骑行也确实越来越多地重返大众的日常生活,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在城市规划中,跟上形势的新发展呢?像淮海中路的国际广场路段、延安中路的南京西路派出所路段、万航渡路的环球世界大厦路段等等,人行道有马路的一半宽,足以横放五六辆自行车,这些地方可否开辟骑车道呢?而在禁骑区域,是不是该补上自行车改道的路线图,作为友情提示?

  困难再多,也没有办法多,一起想想办法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222期)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说说“禁骑”
陈村的专利
台北一月
ATM机有话说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对话
浅谈春季养胃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说说“禁骑” 2017-02-14 2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