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村的专利
周天柱
  周天柱

  跨入新世纪之前,陈村换房从浦东搬入雁荡路我家的楼上。真想不到粉丝与偶像一下子竟成了近在咫尺的好邻居。用浑身充满幽默细胞的陈村的大白话来形容,我家的房门离他家“只相隔几级楼梯”,近到几乎彼此大口的呼吸声都可以听见。有趣的是,我与陈村两人称呼从一开始就绝对错位。我比他长3、4岁,可他爱叫我“小周”,以示亲热;而我一向称他“老杨”(陈村本名为杨遗华),以表尊敬。

  那天晚上,杨太太下班回来,见到我急切地询问淮海路上哪里有买高倍望远镜?我告知她几家光学仪器店的地址后,她急得饭都不吃,风风火火地就往外走。第二天傍晚我再见到陈村时,他手里已在把玩一架颜色漆黑、据说放大倍数可任由几十倍直到数百倍的进口望远镜。我心里在捣鼓,嘿,杨老弟,怎么如此时髦,是否迷上了文艺界还是体育界的哪个偶像?

  事情也真凑巧。过了几天,那日上午我家中有事,调休处理完已近晌午。我站在2楼阳台晒衣服时,突然听见3楼陈村刚读小学的爱女天天在直叫唤:“老爸,我要左手第3个菜,你拿镜镜看清楚了没有?”我抬头一瞅,哟,不可思议,只见陈村趴在窗上,两手紧握望远镜,俨然像个军事指挥官般地不停往下左右搜寻。他在找什么呀?我再俯身一看,乐得笑弯了腰。大作家呀,此刻正全心聚焦香味飞扬的佳肴菜摊。急匆匆地购买高倍望远镜,原来是派这个用场!

  改革开放后,本弄堂的阿四头离开国企,下海自当老板,卖起了自炒的本帮弄堂菜。每天天不下雨,中午11点准时推出的私房菜足足有20多种,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撩得四邻五舍纷纷前来买菜。也算陈村有口福,近水楼台先得月,阿四头的菜摊就喜欢摆设在我家天井门外。杨老弟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美食家,初试牛刀尝鲜,味道交关好,一回生,二回熟,很快阿四头的菜摊便成了陈村的心仪之地。阿四头知道陈村患有腰椎病,平时走路不太方便,哪能为买菜来回折腾6层楼?他乐意网开一面,送菜上门。可陈村哪好意思天天麻烦人家,再说胃口经常会变,总不见得每天都吃“老八样”!面对现实困难,陈村自有妙法:买个望远镜,足不出户,站在自家楼上,就能看清楚阿四头今朝到底推出几只自家最喜欢的佳肴。再找个塑料篮筐,系上一根长长的彩绳,篮里放一张采购单及多退少补的钱款,慢慢将篮筐放下去。阿四头手下的伙计见状,连忙赶过去,从篮里取出采购单及钱款,再一一放上陈村所亲点的菜品、余款。一桩两厢情愿的买卖就这样顺利、圆满成交了。

  那天我吃完午饭上楼。陈村正坐在沙发上,眯着眼睛笃悠悠抽烟品茗。我对他跷起大拇指,兴奋地说道:“老杨,您真行!用望远镜点菜,这项专利非您莫属。”陈村笑眯眯地回应道:“过奖了,过奖了。民以食为天,要解决吃饭问题,倒逼我必须多动脑筋啊。”

  可惜那天我反应迟钝,没有想到拍照。而后又天天周旋于工作事务,也没下决心留意补拍。直至今日仍为陈村私人照相馆缺失的这一项重要内容而自责、遗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
   第A09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222期)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说说“禁骑”
陈村的专利
台北一月
ATM机有话说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对话
浅谈春季养胃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陈村的专利 2017-02-14 2 2017年0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