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考一句
今年考一首
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主任张谷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美院的专业考试向来要考古诗词,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出一句诗考,今年却是出了一整首诗,以前可以抓住一点表现,而整体把握之后,考生能表现的点就更多了,没有局限,更便于考生们表达。”
“画者,文之极也。”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诗画本是一体的。中国美院招生办主任李都金特别强调了国画专业的文学功底:“书法要考古汉语,学国画没有一点文学功底也是不行的。”李都金认为,考题也是一种引导,这些年,中国美院一直非常强调传统文化底蕴。“我们曾经考过一幅画完成后由自己题几句诗,都是现场创作。”
显然,对于中国美院来说,重视诗词今年不是第一年。
其实,以古诗词作为绘画考题在宋朝画院就有,喜欢绘画的宋徽宗赵佶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意境,《古今词话》中“踏花归去马蹄香”一句因被宋朝画院作为考题而出名。应考者绞尽了脑汁,有的在画面上画了许多花瓣儿,一个人骑着马在花瓣儿上行走,表现的是游春;有的画面上,主体是一位跃马扬鞭的少年黄昏时疾速归来;还有的画了一只大大的马蹄子,特别醒目。只有一位画家独具匠心,画面上,夏天的落日下,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主考官选中这幅画的原因是,它真正表现了“香”的含义。蝴蝶追逐马蹄,让人一下子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应考画套路
此路行不通
张谷旻说:“有些考生只画一些自己准备好的东西,这是不可能得高分的,甚至还有可能不及格,对于准备了一两幅图来套题的考生我们是有防备的。”据悉,这次就有个别考生出了洋相,有考生就《寻南溪常道士》一题画了一只鸟,离题十万八千里。所以说套题是完全行不通的。据李都金观察,今年有部分国画考生对诗词的理解比较深入,但也有部分考生依然在套题。“以前设计系考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考模特写生,明明是一个男模特,却画成了女模特,问考生原因,回答是‘我只会画女模特。’这是十几年前发生过的事。”
书画重底蕴
传统要继承
中国美院在林风眠潘天寿的那个年代,很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21世纪初有一段时间比较注重绘画的技能培养,弱化了绘画所需具备的文学修养基础。李都金介绍说,最近几年,中国美院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又有所加强,“还曾考虑过让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考书法专业的博士,因为中国书法其实还只是个工具,国画、书法这一块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有特别要求,会越来越强调。” 中国美院还希望以中国书画为主体的孔子学院编几套相关主题的书籍,以这种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在程十发纪念馆工作的韩雯于2004年考入中国美院国画系,当时他们的考题中没有涉及古诗词,只考素描和水粉。入校后到造型基础部学习,直接学了花鸟山水。华师大美术系副系主任王远告诉记者,华师大美术系没有出过有关古诗词的考题。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