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更出现年轻化趋势。作为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病程也存在较高的个体差异。经过化疗、免疫化疗、放疗,甚至有些病人在经过干细胞移植后可能获得治愈,但也有些患者最后因疾病进展或各种并发症而死亡。对于罹患淋巴瘤的病人或家属来说,疾病负担、精神压力都是一种不可承受的压力。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很复杂,除了人体自身的基因突变外,也存在某些外部诱因。那么,哪些措施可以预防?为此,新民健康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肿瘤科指导专家周宇红教授。
频繁染发、病毒感染等可诱发淋巴瘤
如今,人们为了追求时尚或年轻感,常常染发,甚至短时间内多次更换发色,长期频繁染发很有可能诱发淋巴癌。一项研究分析了601例女性淋巴瘤患者和717例对照组女性,结果显示每年染发8次以上、染发超过25年的人罹患淋巴瘤的风险最高,比正常人升高了2.1倍;尤其是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罹患淋巴瘤的风险更高。周宇红教授解释,这可能是因为永久性染发剂中加入了氧化剂,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新的致癌物。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完全无害的染发剂,所以最好注意染发的频率和方法,每年染发不要超过两到三次,不使用放置半年以上的染发剂,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最好不要染发。在染发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手指抓伤头皮皮肤,注意不要让染发剂直接接触到头皮皮肤。
另外,现在已经明确的是,病毒和细菌的持续感染也是导致淋巴瘤的元凶之一,如乙肝病毒、EB病毒、HIV病毒,长期幽门螺旋菌感染。感染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淋巴瘤的发生发展。精神压力过大,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影响免疫系统;生活中接触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辐射等都是潜在的致癌因素。因此,周宇红建议,人们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早期发现淋巴瘤
淋巴瘤最常见的早期症状表现为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些患者也可出现类似于感冒等“小毛病”的症状,表现为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进而可出现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肝脾肿大等多种症状。周宇红教授解释,当出现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部位持续性的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伴有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免疫指标、B超、CT等检查,必要时需要进行淋巴结穿刺或活检。而一些深部淋巴结肿大或某些发生在淋巴结外器官的淋巴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健康体检如胸腹部CT显得尤为重要。
避免过度焦虑
近年来,随着淋巴瘤知识的普及和公众防范意识的增加,也出现了某些过度检查、过度焦虑的患者人群。这些病人大多因为扪及一些浅表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而怀疑自己可能患上了淋巴瘤,频繁就诊,反而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周宇红教授指出,其实淋巴结是人体的正常免疫器官,行使着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正常的淋巴结较小,在受到一些外在因素刺激后,淋巴结可以增大,起到杀灭、清除病原体、毒素、肿瘤细胞的作用。有些慢性淋巴结炎的患者,也可长期存在浅表淋巴结的轻度肿大。这些情况可至医院就诊,明确原因有助于舒缓病人自身的焦虑情绪。
同质化管理让患者放心
随着医改的进行,虽然满足了居民就近方便看小病和预防常见病慢性病,但不少居民宁愿舍近求远多花功夫也要看到“大专家”。“徐汇区-中山医院医疗联合体”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周宇红介绍,以肿瘤科为例,对于患者,徐汇医院坚持与中山医院进行同质化的全程管理,当患者出现一些尚无法进行放化疗的并发症时,通过在徐汇医院进行积极处理,为病人创造更多的治疗机会。
在中山医院,如出现肠梗阻的肿瘤患者,其在家中、门诊可能无法获得较好的营养管理,而恰恰只有解决了营养问题才能进一步接受治疗。在癌痛管理方面,有时在门诊无法做到实时的疼痛评估和及时干预,而有些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很难在居家环境中获得很好的管理。对于这些患者,可以让其转到徐汇医院,他们可在这里享受到更细致、更专业的医疗服务,而这样也使二级医院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三级医院交叉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学科的发展。
同时,中山医院的专家也会定期到徐汇医院进行查房,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及时跟踪,针对患者的情况变化探讨更适合的治疗方案。通过查房、科室学习讲座等形式,将各类肿瘤的治疗重点和研究进展介绍给二级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让他们有机会获得与三级医院医生相当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往患者出院后要自己再找医院进行后续的治疗,但往往新的医生对患者不熟悉,对其病情掌握存在差异,因此治疗的效果也相差甚远。现在,有了徐汇医院,对于患者来说也更加有安全感了。”
专家简介
周宇红 主任医师、博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肿瘤科指导专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胰腺病专委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骨软肿瘤学组秘书,上海市抗癌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肿瘤学会肿瘤姑息治疗委员会委员。
专业主攻方向为骨与软组织肿瘤、淋巴瘤、胰腺癌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丰富的实体肿瘤临床诊治经验及扎实的内科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