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教材编写的结构化要求,其中文言课文(篇目),四至六年级约占课文总量的20%,七至九年级和高中基础型课程中约占40%。通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系列教材,各区和学校层面也做了深入的探索实践,编写了大量的区本教材和校本教材,加强对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
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要求从学生的基本积累(包括背诵)、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等角度,综合评价学生诵读、熟记、默写以及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顺文言文和理解阅读内容的能力。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将“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作为重要指标,重点考核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修订完善《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册》,重点做好学生发展情况的记录。
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说,上海中小学生目前使用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均符合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专门设置“唐诗精华(上)(下)”和“宋词集萃(上)(下)”四个单元,另在四个年级的八册教材中均安排了“每周一诗”,还有散见于各个主题单元中的古诗词。高中语文教材每一册中都有单列的古诗文单元。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既呈现于纸质教材中,又呈现于音像教材《古诗诵读》中。此外,市教委还委托出版社编写了一套8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含光盘),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选用。修订中的拓展型课程教材《语文综合学习》同样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教材覆盖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各类各年段教材帮助学生不断积淀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