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健康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避冷远湿防“倒春寒”
彭欣
  “雨水”节气预示着冬季干冷天气即将结束。初春阳气渐生,日趋暖和,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节气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且此时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所以近期的养生重点在于祛湿避湿,注意保暖,不过早减少衣物,以防“倒春寒”侵害。

  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幼儿的健康威胁较大。温度骤降易使老年人的血压明显升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幼儿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就需要“捂”,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寒从脚底起”,足底神经末梢敏感丰富,只有足部保暖才能使身体真正地暖和起来。俗话说“燥寒冻肉,湿寒入骨”,由于春气涌动,偏热性体质的人从感觉上欲减外衣,殊不知体热外泄,湿寒交换于内而入骨,易损伤骨关节而致病。

  “雨水”时节要避免湿冷。年老体弱者如果经常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致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则易致头痛,故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

  彭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烟民尽早定下戒烟“小目标”
“淡定”的正确打开方式
懒惰人减岁 忙碌人增寿
避冷远湿防“倒春寒”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健康养生/康健园B02避冷远湿防“倒春寒” 2017-02-20 2 2017年02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