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牌媒体“很受伤”
24日,大概是《纽约时报》等大牌媒体最受伤的一天。
由于是周五,因此这天的白宫记者吹风会不如平时那么正式,可以录音但不能拍照也不进行电视直播,参会媒体由白宫挑选。
然而,排队等着入场的CNN记者萨拉·莫里却被工作人员拦下了,对方告诉她,她并不在准入名单上。此外,《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新闻网站Politico、Buzzfeed等美国媒体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每日邮报》等英国媒体的记者也被关在了门外。
白宫记者吹风会少了这些英美知名媒体的面孔,却添了不少右翼媒体,比如在大选期间力挺特朗普的《华盛顿时报》和“一个美国新闻网”。而白宫首席战略专家斯蒂芬·班农曾长期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右翼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是特朗普上台后白宫记者会的常客。
对此,白宫发言人斯派塞解释说:“我们只不过不想再坐视不管,让虚假的报道、不准确的事实传出去。”而特朗普似乎还不过瘾,当晚他又推特“补刀”说,他恨透了CNN,称CNN是“不说实话的新闻媒体”,是“我们国家的巨大威胁”。
然而,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这场针对个别媒体前所未有的“惩罚”令大牌媒体更加“同仇敌忾”。BBC报道称,获准进入会场的《时代》周刊、《今日美国》报和美联社的记者决定不参加吹风会,以示抗议。
没有赢家的舆论战
“有仇必报”的特朗普与“颜面扫地”的主流媒体,一场正在升级的舆论战似乎不可避免。
对于《纽约时报》等大牌媒体来说,他们在白宫的特权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惯例”,曾几何时,他们的白宫记者在新闻吹风会上座位发生微调都会成为新闻。此次直接被“踢出”记者会现场,自然被视为“奇耻大辱”。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无冕之王”们会不遗余力地组织最有人脉、最有经验的调查记者,猛挖特朗普的“黑料”,一如当年他们对待尼克松一般。
而对于特朗普来说,他这一举动打破政府与媒体之间“斗而不破”的惯例,将两者放到了对立面,以自己的政治声望为赌注,直接挑战公众的认知底线,结果只能是将本已分裂的美国社会推向更加分裂的深渊。
这场“三军统帅”对决“无冕之王”的舆论战一旦升级到“你死我活”的阶段,那么是非曲直、国家利益都不再重要,唯一的目标就是用尽手段将对方踩在脚底。从这个层面上看,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是“一坨泥泞”。
本报记者 卫蔚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