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手臂突破人手极限
身为培训中心主任和在长海医院做机器人手术的第一人,第二军医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颖浩教授,给记者详细描述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仿真手腕器械的7个自由度。“机器手臂犹如加长加强版的人手,突破了很多人手的极限,机械手臂不仅比人手更灵活、更准确、更稳定,还有利于分离、解剖深部和狭小空间的组织和部位,犹如在雕刻和绣花一般精细,减少了对血管、神经的损伤和术中出血。”
以前列腺癌根治术为例,手术出血量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200-300毫升减少到了目前的50毫升-100毫升。而3D成像系统,则犹如一双会拐弯的千里眼,可以轻松地看到隐藏在物体背后的东西。
年培训人数超过500名
自2006年国内引进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以来,国内已累计开展机器人手术4万余例,涵盖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妇产科、胸外科、心外科、小儿外科、甲状腺外科等科室的近上百种术式。然而,以目前国内共安装有62台机器人手术系统、每台每周手术量约5.9台来看,在三甲医院总手术量中所占比重仍比较小。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潜力和效能没有完全发挥,多数医院的机器人都没有充分的利用。在实际使用中,有一系列核心技术需要通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实现。”长海医院院长张从昕表示,长海医院作为国内首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基础培训基地,将为国内外医生提供国际化的培训服务,预计年培训人数将达500名以上。
机器人使用培训,包括由网上考试、现场模拟、动物实验三环节组成。网上学习考试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测试,现场模拟则通过机器人操作平台用游戏通关的方式进行穿针过环、缝合海绵、电能量使用等模拟训练。“通关”之后的“实战”是动物实验阶段,将主要针对镜头与器械操控、组织缝合、血管游离与结扎以及专科项目练习等安全使用原则,进行培训考核。
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高旭教授有超过500例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经验,他表示,相信机器人可能向“微型”化发展,将来很有可能整套设备置入人体,遥控完成手术后取出。肝胆胰腺外科金钢教授则认为,智能将是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只是医生双手的延伸和增强,未来很可能成为医生双眼甚至大脑的延伸和增强。而随着未来更多的机器人手术平台商品化,也会大幅度降低手术和耗材的费用,让“高大上”的机器人真正走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