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读者之声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2017年02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射后红肿淤青 数月仍疼痛难忍
本报联系后,新华医院建议患者走司法程序解决
陆常青 王新华
  晚报编辑:

  2016年10月12日,我因肩周炎去新华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一位王姓医生在给本人注射药水的过程中,注射部位错位,导致我手臂红肿淤青,疼痛难忍。如今数月过去,注射部位依然疼痛难熬。我先后多次与医院沟通、协调,可是至今依然无果。请求晚报“和事佬”栏目帮助调解。 

  读者 倪先生

  【本报调解】

  经调查,读者倪先生患有肩周炎。去年10月12日在新华医院疼痛科看病时,主治医生在诊治过程中给病人进行注射治疗,谁料注射后读者的手臂开始出现红肿淤青还有硬块等不正常现象,伴随着阵阵疼痛,倪先生只能整天躺在家里修养。

  “注射后手臂的乌青肿块达80×30(mm),好几个月未退,每天彻夜疼痛难熬,所以只能用热水袋和暖宝宝热敷度日。”倪先生说道。

  事后,倪先生先后反映至市卫计委及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面谈过新华医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可是双方对于赔偿的问题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记者联系了新华医院,约请患者和医院进行协调。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解释道:“对于倪先生反映的情况,医院纠纷办的工作人员已经先后跟他联系过数次,先承诺免去其诊疗费用和免费理疗的相关赔偿,然后医院又提出给予600元的赔偿,可是最后依然无法和倪先生协商成功。”医院最终表示,“对于注射伤口的红肿淤青现象有多种可能性,目前不能过早给予定论,现在也不想与倪先生商谈。如果他有诉求,还是请他走司法程序,找第三方来鉴定,我们一切以最后的结论为准。”

  对于医院的回应,倪先生显得很无奈。他说,“自己只是合理的诉求,受了这么多的疼痛,跑了多家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就诊费用加起来都不止600元,如今要走司法程序,费神、费力、费时间,这么一件小事情根本不至于此。”

  本报记者 陆常青 王新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09版:展馆/新民印象
   第A10版:家装专版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扫码关注新民晚报官方微博
无障碍通道被堵 消防车开进难
失信竟有“底气”
注射后红肿淤青 数月仍疼痛难忍
如此“共享”单车
粗心食客填错地址 快递小哥温情操作
赏花上树 踩断梅枝
新民晚报读者之声A04注射后红肿淤青 数月仍疼痛难忍 2017-02-26 2 2017年02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