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都是我们从泰国进口水果,如今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我们诸暨的草莓也踏出国门,走向海外,这在我们当地还是第一次。”诸暨江藻海逸果蔬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傅海林告诉记者,第一批出口泰国的数量虽然不大,不过经济效益却不错。“这次主要是在海外市场先探探路,后面我们会根据泰国市场调整出口品种,再开发一些新品类,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江藻镇农业副镇长朱建刚告诉记者,江藻海逸果蔬农业合作社还拿到了当地第一张由绍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出口水果种植基地注册登记证。这意味着基地里100多亩草莓都拥有了出口资格。
作为诸暨的农业大镇,江藻镇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种植草莓,目前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然而长久以来,当地草莓种植以散户为主,适度规模种植较少。如何提升江藻草莓品质和知名度,成了当地政府谋划的重点。
2015年,江藻镇启动推进农业品质、品牌的“两品”建设工作,并成立“农产品诚信联盟”,推出二维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在标准化生产、农业用药等方面都设立了严格标准和监管途径。目前,该诚信联盟成员已经达到30多家。
草莓的成功出口,为当地农业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商机,借助“一带一路”,更多的诸暨农产品有望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