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遗忘曲线揭示了人类大脑短时记忆信息后若不注意复习则记忆量会逐日递减直到清零的规律。诗化记忆法是我自创的一种巧记法。我之前总是记不住上海轻轨2号线区间车广兰路和浦东机场起讫站之间的唐镇、创新中路、华夏东路、川沙镇、凌空路、远东大道、海天三路这7个站名。后来,我心血来潮地从每个站名中提取一个字(可谐音,尽量取首字),组成了一个既充满意境又便于记忆的诗句“唐闯(创)华沙凌远海”,其具体情景是“唐先生先闯荡华沙(借用波兰首都华沙之名)再乘飞机凌霄飞越远方的地中海”。
联想记忆法是我屡试不爽的方法。前些年山东杂粮饼在申城街头卖得很火,我常买给家人吃,其原料为小麦粉、小米粉、黄豆粉和玉米粉,但我老是记不全这些原料。尔后,我突发奇想,提取了这4种原料的首字而美其名曰“小小黄玉饼”。再譬如,我国古代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两拍”中的“三言”由明代冯梦龙编纂,但“三言”书名令人犯晕。一次,我巧借“(明)(喻)修辞法”、“交(通)(警)”和“众人皆醉我(恒)(醒)”锁定了“三言”中3组“世”与“言”的搭配,立刻弄清“三言”是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综合记忆法是本人同时运用多种手段去巧记事物的招数。20世纪8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的电话总机是六位数548461。我当时把前两位数字54和后两位数字61分别想象成青年人的节日和小朋友的节日,中间的84则谐音读作“不是”。于是,这个电话号儿的含义就变成了妙不可言的“五四(青年节)不是六一(儿童节)”。又如,英语共有十大词类,即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冠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我曾教学生先用谐音“明代数行动副官接连赶”记住这十大词性,再将其演绎成一段众所周知的史实:(明)(代)朱元璋曾(数)次采取(行)(动),致使曾为其打天下的许多正(副)将(官)(接)(连)被(赶)出皇宫而鸟尽弓藏,惨遭迫害。这样的情节设定后,学生们说想忘记十种词性都很难。
反向记忆法是本人借助矛盾关系或反义关系进行趣味记忆的方法。实践中用之,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