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的细节,往往见于微处。
今年夏季,老百姓去游泳,就不必办一张纸质卡了。据上海市体育局透露,只要市民关注“上海体育”微信公众号,进入“游泳健身”小程序,就能一次性实名完成办卡事宜。不买保险的话,就不用花一分钱。
作为一名游泳爱好者,我对“电子游泳卡”,举双手赞成。
以往,要花6元钱办一张纸质卡,心里是有一点“抵触”的。首先,6元钱有点尴尬,拿10元要找4个硬币,拿100元工作人员摇摇手“找不开”。用微信支付宝嘛,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游泳馆信号不好。
其次,这6元钱到底买的是纸质卡,还是保险,不太搞得清楚。虽然我相信,这区区6元钱,体育部门肯定是规范使用,但多多少少,感受不会太好。
再次,纸质卡实在不方便携带。游泳衣着清凉,要想游泳卡不被打湿,要费一番心思。
最后,纸质卡也很不环保,一人一小张纸,也是积少成多。
我想,假如让老百姓来打个分,超过95%的游泳爱好者,对“电子游泳卡”,是会投赞成票的。简单地说,这是把一件好事办到了实处,让一件实事体现了好处。
生活在上海,体育方面的便利,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关注“上海体育”微信公众号,能完成上海各项业余联赛的报名,预订各类健身场馆,查阅体彩开奖,参加各种抽奖活动……
以“游泳健身卡”为例,如果进一步深化,游泳者能够通过这张电子卡,及时收到游泳赛事信息、游泳健身知识、泳池达标情况、游泳注意事项等,那就更善莫大焉,相当于在全民健身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窗口。
今年夏天,上海有800家左右的游泳池,对市民开放。每家游泳池一个夏天接待5000人次(实际数字应该不止吧),那就是400万人次。
让400万人次中的大多数感受便利,这就是魔都魅力的一个侧面。一张游泳卡的思路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