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刀不老马里纳
刘蔚
  ◆刘蔚

  听马里纳的音乐会之前,我有些担心,这位英国指挥大师已是九旬高龄,他指挥时是否会力不从心?3月8日晚上海音乐厅,马里纳爵士有些步履蹒跚地从后台走出,在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中缓缓走上指挥台。然而,当他打出第一个节拍,音乐响起,我发现自己的担心多余了。

  莫扎特《第35交响曲》(“哈夫纳”)明快优美的旋律回荡在音乐厅上空。站在指挥台上的马里纳稳如泰山,精神矍铄,指挥的动作幅度不大,但严谨稳健而又洗练流畅,拍点依然精确,提示依然到位,就像一位经验丰富、胸有成竹的老船长,牢牢地把控着他手中的的航船。曾有人批评国内的乐团演不好莫扎特的作品,因为莫扎特的交响曲作为古典乐派的经典,其句法、风格与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的作品不同,更多地是要求在不温不火的进行中体现出典雅隽永的韵味。中国的乐团普遍刚达到粗放式整齐的阶段,往往生猛有余,精致不足。然而,在马里纳老到从容、分寸适度的指挥下,上海交响乐团将莫扎特的“哈夫纳”演奏得清澈雅致,曾经被人称道的上交那绵密舒展优美的弦乐又回来了。

  马里纳当过英国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员,做过伦敦交响乐团第二小提琴的首席。1979年,他同时成为美国明尼苏达管弦乐团和德国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这两家欧美知名乐团的音乐总监。自然,马里纳最为人熟知的,是他在1959年一手创建的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在他的精心调教下,圣马丁学院管弦乐团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优秀室内乐团。他指挥圣马丁乐团与其他乐团录制的古典音乐唱片,达800张之多,广受世界各地乐迷的喜爱。马里纳是一位民主型的指挥家,待人和蔼可亲,被演奏员们亲切地称为“绅士先生”。但他在艺术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他深知听众对音乐会所抱的期待是要听到他们在唱片或电台上所欣赏到的音乐的水准,因此,乐团每次登台演奏,必须达到优良的演出状态,不能有丝毫懈怠。

  马里纳指挥上交演奏的贝多芬《第二交响曲》与下半场的埃尔加《谜语变奏曲》,将精彩延续,而且乐队更加放松,完全进入了状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谈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招生培训/人才专版
黄自不可忽视
到40岁,他在世界上应该会有一个位置
古典的心
新碟速递
宝刀不老马里纳
新民晚报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B08宝刀不老马里纳 2014-03-16 2 2014年03月1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