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芭蕾大师进校园”活动中,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的孩子们有幸接受了辛辛那提芭蕾舞团团长维多利亚·摩根、辛辛那提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蒋齐等芭蕾舞蹈家的指导。
大师课主要纠正了一段“新娘舞”的跳法,摩根的教授十分细致,从站姿、身段到动作幅度逐一指点,还频频给孩子们做示范,一个多小时的课程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六年级学生季恒洲告诉记者:“外籍老师更强调表演。不只是技术上的指导,他们教跳舞也教表演,很看重人物情绪的表达。”同样是六年级的唐兴琪则对崭新的舞蹈教室无比满意:“这是第一次来国际舞蹈中心的舞蹈教室,这里采光非常好,弹簧地板也很舒服。”同学们在训练完毕后还依依不舍地在教室中拍照留念,纷纷表示要好好练舞考进来。
曾在中国学习芭蕾舞,后在世界多地教授芭蕾舞的蒋齐接触过全球各地的学生,他对上戏附属学校的舞蹈学员赞不绝口:“真的都很漂亮,比例、身段、气质都很出色。她们只要用心去跳,一定会成为明日之星。”和西方国家的舞蹈学员相比,蒋齐觉得中国学生的小小欠缺在于“放不开”:“这和民族文化理念有关,中国或者说东方人向来是比较内敛的,我们在教亚洲孩子时,总是鼓励他们要尽量‘打开’,打开身体、舒放动作;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学生,我们就是拼命要他们‘往回拉’,因为他们‘疯’起来根本收不住。”
“放不开”和“拉不住”都有利弊,蒋齐说:“‘放不开’的学生相对基本功扎实、发挥稳定,但比赛时不易出彩,太拘谨。‘拉不住’的学生跳high了会不管不顾,但到了比赛‘人越多越兴奋’,有时却能超常发挥。”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