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乡村孩子,在上大学前懵懵懂懂,啥事都不知道,别说情事之类的高深学问了。
那时迷恋抽象事物,包括中学看武侠小说,大学看西方现代派。总之,都是跟生活没什么关系的,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有效的提升。
一次我们寝室男生扎堆在华东师范大学河东食堂吃饭。吃饭总是爱扎堆,男生和男生,女生和女生。这不是什么特别的“梗”,总之是正常现象。四五个男生,隔着一个座位,旁边有两三个女生。大家都是正襟危坐,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烈士气质。
河东食堂布局是两排长条桌子凳子,桌面铺以瓷砖,现在看来非常简陋。这时来了一个研究生,打四国大战时认识的。他手提绿皮热水瓶,眼睛瞟瞟男生,又看看女生,说这里有人吗?这里显然是没人的,明眼人都知道,空出的凳子,是典型的“楚河汉界”,很难打破。
这位哥们还没等到回答,就对男生说:开水,谁要开水?
不管我们要不要,他从靠边男生开始,从右往左,挨个给每个人搪瓷盆里倒一点。来到那个空位上空,他并没有停下来,一手端饭盆,一手驾驶热水瓶,轻松飞越天堑,来到女生的彼岸,几乎是自然而然地说:同学,要开水吗?
女生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来一点吧。”研究生说,然后给几位女生的饭盆里倒了开水,自己顺势也坐下来了。并与女生就开水问题谈论起来。宾主双方都觉得开水不热,又说要早点排队才能打到真正的开水。话题过渡到女生宿舍更近,更有机会打到热开水的课题。女生说那要早起。研究生说,为什么不早起?早起有益于身体。
晚上到我们宿舍打牌,他说,你们这些小男生,根本不懂风情。倒水,是一个“套路”,自然过渡,搭话呢,就天衣无缝。知道哇?
我们如梦初醒。
室友老蔡如法炮制,凯旋。
老龙也如法炮制,据说马到成功。
老张跟着出发,却因为太紧张,把开水倒在了女生身上。
青春期的各种事情,都被这种“套路”给暗淡了。
金庸武侠里,那些侠骨柔肠,恩恩爱爱,写得死去活来,全都是写“家仇国恨”的套路,加上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绝命之恋:《倚天屠龙记》里教主“张无忌”和敌国郡主“赵敏”是“套路”,《笑傲江湖》的正派弟子“令狐冲”和邪派魔女“任盈盈”也是“套路”。
但在一个和平社会,一团和气的世界里,“爱恨情仇”之类缺乏现实感,也缺乏可操作性。我少年时代在一个方圆十几公里的小圈圈里打转,只是上大学了才有机会走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地方。那时生活无外乎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虾,简单而快乐,可谓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乐而忘忧——颇有点“绝圣弃智”的意思——虽贫穷,但快乐。
现在网络里忽然流行起了“套路”这个词,很难追根溯源,但说起来七歪八绕,亦正亦邪,简直耐人寻味。这词的活用,可以指男女之间,也可以指各种社会现象。
“全都是套路”,意味着没有真心,缺乏真情实感,只奔着功利目标而去。套路用完,目标达到,立即完结。这样的套路使得整个社会空心化,也缺乏可信度。
前段时间我看到某房网里有套房子不错,给业务员留了短消息。他很快打电话过来说,那套房子没有了,不过我们还有另外一套,价格稍微高一点。
之前已经接过了十几个类似的电话,全是这一招,低价诱骗,然后得到你的信息,继续“套路”。浪费时间,耗费精力。我回了句: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