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景区闲散的时候,碰到一大群韩国来的女学生,总有三四十人,叽叽喳喳的很兴奋,旁若无人地摆着剪刀手玩自拍他拍。然而,我和朋友却生出些莫名惊恐:青春靓丽、精致妆容的她们,除了胖瘦略有差异,脸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尖下巴……也许并非个个整容,而只是化妆术的杰作,但是,这份漂亮也太过接近了吧!
在咱国,也大同小异。看过一些所谓“网红脸”,真分不清谁是谁,连网红的男和女长得都相差无几,细思恐极。忍不住在朋友圈转了一篇我颇认同的文章,标题旗帜鲜明:我不想让我的女儿继续经历审美绑架。文章认为,要在那些忽悠女孩摧残身体的“毒广告”洗脑之前,告诉她要热爱自己的身体,学会欣赏世界上不同的美;推动审美多样化,制止语言暴力,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别人。
说起语言暴力,最近的例子,就是前不久当选美国“密歇根州小姐”的华裔女生全安琪,网上是一边倒的惊愕、嘲讽甚至辱骂,简直到了全小姐还不羞愤而死就不足以谢天下的地步。躺枪的还有扎克伯格的太太,但凡提到她,也都是“小扎怎么看上了这么个丑婆娘”式的刻薄。
朋友圈一发,支持的人固然不少,表示异议的也颇有几个,清一色的男性友人,都算成功人士——估计更多的异议者出于客气就不吱声了。有一位朋友很直白:她们就是丑,没啥好说。还有一位理性些,说了三点建议:不挑战常识,不改变定义,不混淆平台——很文雅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按照常识和对美的定义,她们就是丑。
我终于明白那群韩国女生为什么要让自己变得一模一样了——因为恐惧。
从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女孩不会被如此直白、如此刻薄、如此汹涌地指摘为丑;也不会天天面对被追捧、被迷恋、被无处不在的广告每分每秒都直戳到你眼前的网红面孔。你长得不一样,就会被千夫所指,哪怕你再努力再奋斗,能像小扎太太一样从一个小难民奋斗成为哈佛大学的优秀生,并在医学和教育领域帮助了很多无助者;能像全小姐一样,不但拥有高学历与出色的钢琴才华,还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促进移民权益——这一切,都比不过一张精心剪过的面孔,也无法制止被人肆意羞辱。
不仅仅是东西方的审美差异。说到底,这仍是一个男性拥有主流话语权的社会,有些人对女孩子的欣赏,还停留在玩赏宠物的心态,居高临下。尽管对美的常识和定义,一直在改变,杨贵妃若活到今天,就凭她的富态,一样会被疯狂网喷。但不变的,是女孩子美不美,要看她是否能取悦有话语权的男性。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而今“楚王”们都上了网,于是女孩们只好都去抽脂、扩眼、剪下巴了。
女为悦己者容,已经不无辛酸,又何必非要为不悦己的家伙们伤害自己呢!还是安心读书修炼内功更要紧,那样你就有眼光有寄托更有强大的内心,放下无法取悦他人的恐惧,甚至还能怜悯并原谅那些网喷了。而且,你就能站上一个平台,结识那些拥有同样价值观的男性,被由衷地欣赏,引为知己。
毕竟,这世界若是只剩下被修剪过的玫瑰,春兰秋菊蒲公英芨芨草则全部消失,是很可怕的景象,细思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