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学习共享
左 妍
  左 妍

  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有一个特点:当脑洞大开时,一切皆有可能。这几年,你已经看到,大城市里的人越来越不爱坐出租车,改用嘀嗒拼车、Uber出行;旅行也不爱住酒店了,通过Airbnb住在非常有风情的民宿里;吃饭不常去热门餐馆排长队,而是选择和不认识的人一起“组队”吃私厨。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共享经济正在从一个新事物变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共享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斯潘思于1978年提出的,但直到近几年才流行起来。2011年,这种“合作消费”模式还被美国的杂志列入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想法之一。

  说起“共享”,其实人类进化之初便有了,那时共享就意味着生存。而现在,“共享精神”再次被点燃,让“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变为了现实。从本质上来说,共享经济是一种“合作消费”的生活方式,把汽车、房屋等通过不同时段出租给使用者,实现物品的利益最大化。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拥有创造收入的能力。

  共享经济还有一种模式。比如上海最近的“网红”——“摩拜”单车,只需下载一个APP,就能通过GPS定位找到身边最近的那辆“摩拜单车”,然后扫一下车上的二维码,骑完之后只要放在街头,会有下一个用户通过APP来寻找并骑走。“摩拜”单车是个好东西,它教会人们开始改变思想:从习惯一个人完全拥有一件事物,以及必须拥有一件事物,渐渐转向共享所拥有的事物。可惜,“摩拜”单车还折射出一系列“无法共享”的尴尬:有的用户把自行车放到了自家的小区过道里;有的锁进了自己的办公室;还有的直接破坏二维码,让别人无码可扫……个体这般自私,社会整体就共享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共享的模式也会无法继续下去。

  共享经济具备很多益处,最显著的一条就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这种模式刚刚起步,还在各个领域里推进,需要建立以信任、自觉为基础的共享条约。但不管怎样,变革已经到来,它也许会改变世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伪专家广告既要禁播更应追责
弦歌不辍
学习共享
网约车地方细则考验简政放权尺度
吞 噬
怎样的精神才能够弥久恒香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学习共享 2016-08-30 2 2016年08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