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桥入“池塘”
读者所说的“池塘”位于天山西路北虹路口,此处正是中环路高架天山西路下匝道。据读者王先生称,不久前一次申城普降大雨,他驾车从中环路下高架,车如同开进了河中,“水很深,足有20厘米。”据王先生说,他之后车行至路口,还发现有车辆抛锚,停在路边等待施救。
据反映,该地的这种状况几乎每逢下雨天都会出现,有时积水最深处可达三四十厘米,“开下高架就是大片积水,危险极了!”确实如读者所说,记者在现场看到,下高架车辆一般车速较快,一旦遇到上述状况,往往一时没了方向。
至于此处缘何总是积水?王先生猜测可能是因为下水道不畅。记者则发现,积水处地势较为低洼,确实容易积水,不过除此之外,道路旁的一个工地引人注意,其大门下的缝隙处有水流出。
积水桥上来
为探究竟,记者昨晚来到这处“天山西路桥”施工工地。刚一进门说明来由,保安就把记者拉到了出水源头,此处是工地内的一间简易房,门口则是一大摊积水,抬头一看,顶上便是中环路高架,不断有水从高架桥上漏下。“下大雨时还要厉害,就跟瀑布一样。”据记者观察,中环路高架原本每隔一段路就安装有落水管,可目前该路段的部分落水管失去了原本的功能,下雨天高架桥上的积水往往直接从缝隙处漏下,随后流往地势较低的工地门外道路上,形成“池塘”。
此外,由于长时间遭受水袭,简易房内电箱等也成了“定时炸弹”。“下雨天我们都不敢用电,怕漏电。”
不过,门外道路下水道不畅的问题也确实存在。工地人员称,之前也曾看到过有排灌工人来疏通下水道,但几次下来收效甚微,“没过多久又堵上了。”
管理未移交
下水道不畅,加之高架落水管破裂,导致了天山西路下匝道常年与水相伴,车辆通行受阻。
为此,记者联系了管理该处道路的长宁区市政工程管理署。工作人员称,该路段积水问题他们之前已有所了解,但该路段的管理还未从“中环线项目部”完全移交给该署监管科,目前仍在处理和移交过程中。
不过,有关部门不应简单地将责任归咎到道路管理权限未移交,道路状况不佳导致市民行路难的实际问题应该得到及时解决。
本报记者 许明 王勤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