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把马航失联航班与股市挂上钩了呢?请看笔者分析。
3月20日收市,股市再度大泻:沪指报1993点,跌1.4%;深证成指报6998点,跌2.12%,创业板大跌逾3%。香港恒生指数下跌1.79%。有点冷吧?是的。马航失联航班为何一直没有被发现?肯定在少有可能被发现的地方,雷达少或者根本没有雷达。地图上方(北方)没有,地图下方(南方)该有吧?笔者想起今年一家卖方策略很有看头,它的报告题目就叫“孔雀东南飞”,有点文艺味,该报告看空股市,把K线图当作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样“东南飞”是什么方向呢?不断下跌的方向!如果看上证指数的K线图,看深证成指的K线图,包括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的K线图,都符合“孔雀东南飞”的判断。
笔者曾经用总市值判断2014年以来的股市“天花板”,得出结论在没有增量资金入市的前提下,股市只有结构性行情,指望指数性机会会失望的。如果用K线图的画法,可画出总市值的K线图,这样就可以借用技术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总市值的变化了。数据显示,2013年年初、年末A股总市值基本守恒在28万亿元。28万亿元是A股从2011年之后形成的总市值上沿。2月17日上证指数收盘为2135点,是今年第一次站上总市值连线的压力线上,这是2年多来的总市值向上“突破”压力线。竟然持续了3天!之后总市值的K线图再度回到这条压力线下,目前依旧在一个下降通道中运行。
那么结构性机会怎么演变的呢?下一步会是什么形式呢?笔者相信也是有迹可循。回顾一年以来的股市表现,大概能看出端倪。自2013年初以来,A股市基本上是一个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中间风格变化很大,2013年春节前后,市场以周期股表现最好,表现最好的是银行地产。从2013年春节后一直到2013年3季度,市场以中盘蓝筹股表现最好,电子、消费、环保、传媒中的大市值白马股表现最好。但是由于整体市场资金非常有限,想挑战总市值总是失败,资金大幅撤出,进入中盘蓝筹,由于市值缘故,第二波行情里,中盘蓝筹涨幅更大。从2013年第四季度到2014年第一季度,资金逐渐从中盘蓝筹撤出,进入小市值股票。这些更小的股票涨幅更大。这个过程不以企业和行业的盈利引导,而是整体资金有限,资金被迫从大到小,通过股票不断上涨来抵消市场无风险收益的下拉。现在的风险已经集中到了小市值黑马股上,形成了资金撤不出的孤岛。市场无风险收益仍然很高,场外资金短期内不可能进来,小票会出现杀跌吗?二季度必须警惕。
还有一个拉低总市值的因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扩大跌幅。人民币贬值与外汇占比减少无疑会引发资金外流以及资产价格下跌的担忧,而这也被认为是造成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所以,近期人们常常听到不错的“利多”消息,但股市却出现“南辕北辙”的走势,令坚信“改革出牛股”的投资者伤心。
好在投资者都知道“乖离率”,笔者提醒一句“南辕北辙”后的总市值也出现较大的“乖离率”,希望“两桶油”能有点作为,让结构性机会再演变演变? 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