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海一家茶餐厅里,西点师傅教学徒做“温泉蛋”。操作要领中有“温度不得超过75℃,不得低于65℃。”赖真华当时没记住,就去翻看同学的笔记,笔记上有温度符号,但他没看懂,“我反复询问,对方骂我笨蛋。”
那天是除夕,赖真华回宿舍后蒙着被子大哭一场,这些年因为没有文化吃亏上当的经历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正月初四,赖真华回到了老家,顾不得回家放行李,就跑到学校去找校长。校长王建被他的故事感动了,当即表态收下他。
赖真华7岁那年母亲去世,他和开铁匠铺的父亲一起生活。赖真华回忆,“2004年春节刚过,当时我小学四年级,亲戚把我带到福州,在一家餐馆当洗碗工,一干就是3年。”后来,赖真华先后在广东、福州、上海等地打工,当过制衣工、外卖工等,最高月收入3000元。
赖真华说,因为没有文化,这些年吃了太多亏。2007年,在广东一家制衣厂上班时,他想跳槽,老板扣了他当月工资。他想告状,但不会写诉状;在福州送外卖时,工友欺负他,经常拿出一张纸,说老板上面写好了的,把所有脏活累活推给他。
最让赖真华揪心的,是他学技术太难。学做西点,“师傅边讲边演示,学徒们都拿本子记录,我很多字不会写,只好死记,学得很慢。”
5日那天,赖真华由老师领进教室,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中,他被安排到最后一排,“下午回家时,一名同学送来一条红领巾,说你要好好学习。”
赖真华说,他打算读完初中再去学一门技术,有机会的话最好能去上职业技术学校,“我要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身边每一个人,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吕清辉 邓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