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炎枝家住河南新密市青屏街,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2001年,她的儿子、13岁的李中阳频繁流鼻血,后来发展到大口吐血。到医院检查后,医生说,孩子患的是血液病。确切地说,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就是说,孩子的造血系统出了问题。父母当时就蒙了。从此以后,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求医路。
由于孩子需要不断输血,但是,因为血源紧张,常常会影响治疗。父母想出一个办法,自己义务献血,来保障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用血。
在献血前体检时,发现中阳父亲身体条件不太好,就由母亲徐炎枝担当起义务献血的责任。徐炎枝献的是血小板,一个单位的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鲜血,她每次要献2个单位的血小板,至今,她已献出24个单位血小板,相当于19200毫升献血,平均每年献血3840毫升。
这位母亲说:“医生说我太瘦,不能多献血,但是为了孩子,搭上命我也心甘情愿!”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董秀娟说,在抢救病人时,1个单位的血小板等同于一个生命。“我们很钦佩这个母亲,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母亲的无私和伟大!”
(邢进 陈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