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上海音乐厅的南厅,随着悠扬的乐曲,沐浴着一缕阳光,慢慢品一口咖啡……听说上海音乐厅推出了10元“音乐午茶”,眼前便浮现出这样一幅充满小资情调的优美场景。可一盘算,我们公司在浦东世纪公园附近,午休时间是一到一个半小时,无论采用何种交通工具,去上海音乐厅来回都要一小时有余,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享受这份“听上去很美好的午茶”?
在我看来,“音乐午茶”的本意,是让职场人士在午休时间获得片刻的放松和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不一定要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形式。拿我们办公室来说,各人的午休方式不同,但都自得其乐。
Cindy的午休方式很传统:网上随意浏览一下新闻后就伏案小睡,看似有点落伍,但Cindy下午精神抖擞,工作状态极佳。
Mary崇尚健康环保午休,每天中午换上运动鞋,沿着办公大楼散步两圈,透透新鲜空气。她也曾在办公室发展同伴,结果很多人陪伴了她两三次后都放弃了,只有Mary,无论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天天坚持,用她的话说:“没有这三刻钟的散步,下午的时间没办法熬。”。
Jessie的午休时间永远贡献给团购网站,进口零食、化妆品,美容卡……银行卡上的数字天天在做减法,还一个劲儿地嚷着“划算”。
我们头儿的午休在公司是出了名的神秘:一到午餐时间,就到停车场往自己车里一钻,等下午上班时再回到办公室,多年来大家早已习以为常。谁都不知道他的午餐如何解决,在车里是听音乐、发呆还是打瞌睡。
新来的应届大学生Steven的午休有等于无,他总是以最快的速度结束午餐,然后马上回到电脑前继续未完成的工作。别人都在聊天上网吃零食,他则专心地修改表格、汇总数据。看到他这样,就想起刚参加工作时的自己,也是主动放弃了午休来翻译文件、整理报告,不知什么时候起,觉得自己这样的做法有点可笑和做作,于是理直气壮地享受起了中午宝贵的时光。不知若干年后,Steven是否还坚守着这种“最敬业的午休”。
如今,我最喜欢在午休时带上笔记本,跑到公司附近的“星巴克”,点一份小杯的卡布奇诺,文思也随着咖啡的泡沫活跃起来,在笔记本上涂涂写写:列列稿子的提纲、打打文章的草稿,倒不是故意装出“小资”模样,而是这样的午休形式,是一份真正属于我的 “午茶”,令我神经松弛、身心愉悦。为了避免造成不合群的印象,隔三差五,我也会和几个死党一同去寻找美食,或在周边的小店淘淘样式新颖的衣服,但总觉得不如独自在“星巴克”消磨时间来得惬意。
每个人都有他(她)的脾气。如何利用午休?与其匆匆赶赴上海音乐厅,追求一份“音乐午茶”,不如诚实地面对自我,定制一份专属于自己的“心灵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