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的小城,职场人早八晚六,午休时间两个半小时;大一点城市,午休时间三个多小时。父母那辈,家庭负担重,主妇一般会缝缝补补度午休,困了就势打下盹;而男人们则舒服许多,多数能上床睡个把小时。
到我们这一代,生活不再如此艰辛。譬如我,大学毕业回小城,宿舍跟办公楼一个院子,下班,笃悠悠下楼,转个弯,再上楼,顶多二分钟就到家。即便再买些菜,15分钟绰绰有余。午间,消消停停做饭吃饭,闲暇时间至少90分钟。
以前,一般是开着电视,躺在沙发上,伴着“今日说法”进入梦乡。上班前3分钟被闹钟闹醒,抹把脸,再“噔噔噔”下楼,签到,慢悠悠上楼,直至端坐办公桌前,用黑屏显示器当镜子照,脸上睡痕尚在。
2006年进入股市,午睡自然取消。一般会赶在开盘前开电脑,看K线上下,谁主沉浮。虽说一介小股民看与不看,股市该咋样还咋样,但说归说做归做,困了乏了,趴着眯会,最多五分钟一定惊醒。
盯盘时,会点开网上音乐,听听经典老歌,织“围脖”,或是逛逛论坛,看帖回帖,但这些绝对与股票无关。
大姐38岁内退,在家买菜做饭兼陪读,午休也是手握闹钟浅睡。2008年,大姐的儿子去了瑞典,她开始在网上递求职简历,在离家三站路外觅得私立医院化验一职。
大姐在武汉,上班是朝九晚五。中午在医院吃工作餐。化验室都是女性,吃完饭就四人一配对打“双升”。前几天过年和她切磋牌艺,我跟弟媳一家,大姐跟小妹一家,不到一小时,她们打老K,我们还在“5”字徘徊,嚷嚷老大龙年火旺,大姐回击:哼,我们赢的是技术、水平。
同事刘星有车,开车回家也就七八分钟搞掂。可他一般不回家,而是下班后去150米外的车沟巷买份炒饭,几串烧烤肉串,拧到办公室边上网看武打小说边用餐。我们说他暴殄资源,放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家不回,放着新车不开,非要在办公室苦行僧,这不是自虐吗?他说你们不懂,老婆孩子在学校进餐,我回家也是一人做饭一人吃,还不如省点油钱在这凑合,在享受简单物质食粮的同时,享受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等闺女高考后,我也效仿上海音乐厅推出的小型沙龙活动“音乐午茶”,在小城捣腾个午休沙龙。项目应需要灵活设置:可以扎堆看股票聊股票,也可以看大片、聊孩子,甚至打“双升”都行,开心就好。将创意跟几位闺蜜说说,她们都说可行。这样,闺女上大学后,我这个“空巢”母亲就不会寂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