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孩子们喜欢吃的冰糖葫芦,裹着糖的小果,五六个串成一串……”(林语堂)。冰糖葫芦是中国的传统休闲食品,以山楂为基本原料,蘸了糖液凝固而成,是孩子们的最爱。尽管现在已发展到用香蕉、土豆、黑枣、苹果、草莓等串成,然而人们最喜欢的仍然是用山楂做成的,我小时候特别钟爱有豆沙馅的那种……传说宋时皇帝的爱妃得了重病,御医们用遍宫中名贵药材,总不见效。皇帝急得只好下令张榜求医。不料皇榜被一江湖郎中揭取,郎中诊脉后开出一方:用糖煎熬棠朹子(山楂)。皇妃服药数日后即痊愈,最后剩下的糖浆山楂冻成了玲珑剔透的糖山楂,传到民间慢慢演变成了冰糖葫芦。
山楂系蔷薇科植物,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山楂果味酸而稍甜,在我国栽培很广,历史悠久(《尔雅》中已有记载),分方果山楂、圆果山楂、红口山楂、畅口山楂、青口山楂、白口山楂等品种。
山楂除中国和亚洲国家外,北美洲和地中海沿岸地区也有大量种植。在中国,山楂有“山里红”、“红果”等30几个别名,由于山楂的用途很多,所以各地区有许多不同的俗名,汉语的命名是因为其果实味道像楂。德国和奥地利人则称其为“白花刺树”(开白花,有小刺)。植物学名叫Crataegus,因为古希腊有一种山楂树,其木很坚硬,人们便称其“克拉泰沃斯”(坚硬的意思),后来就变音为拉丁文中的Crataegus,作为学名。
山楂果可加工成蜜饯或果冻,很适合与别的水果混合,制成富含维生素的多维果汁。欧美人常将果肉晒干磨粉,作为烤面包时的添加剂。果核能作为生产咖啡的代用品。和中国古代一样,欧洲人也用山楂的干花、干叶和干果泡茶。
山楂富含铁、钙、磷、多种酸类及维生素C,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17倍以上。此外含有黄酮类物质、山萜和解酯酶,为消积、化滞、行瘀药物;有利于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在欧洲,山楂曾因其药用价值而颇受关注,一些药用植物学家认为山楂有利于治疗慢性心肌机能不全以及由此引起的低血压,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心冠状血管,改善对心肌的供氧,但其作用机制和西药不一样,没有副作用。由于山楂和所有药用植物一样,很难获得专利权,无潜在经济效益。再说山楂可以不用处方购买,无法在医疗保险机构报销,所以山楂药理机制的继续研究步履维艰。
鉴于灌木山楂的生长条件不苛刻、耐修剪,又长着细刺,所以西方人以前常把山楂树用作围篱,以分隔和保护农地、院子、草地、道路、地产等。山楂树木质紧密坚实,在农村常用来制作工具的手把。
退一步讲,即使人类不去利用山楂,那么山楂在生物群落的食物链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山楂是100多种昆虫、30多种鸣鸟和许多小型哺乳动物的出色营养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