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向清政府表示抗议的,是法国驻华代办科尔西,1856年7月25日他引用《黄埔条约》照会叶名琛,认为中方破坏条约,要求:一、中国向法国作出有分量的赔偿;二、他根据法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决定是否接受这种赔偿;三、和叶名琛见面。第二天,他又递交一份照会,又提出一条:请立即释放至今尚在押的中国教徒,归还教徒们被勒索的财物!随后,科尔西给法国的外交部写了信,表示,他对叶名琛的回复不抱任何希望。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赔偿建议:一、西林知县革职充军;二、钦差大臣给予正式照会告知上项处分业已执行;三、在清政府的邸报上公布该项处分的上谕;四、清朝皇帝通谕全国,其他官员如果发生类似违约行为,一律照此案处理。
7月25日收到照会的叶名琛于8月20日回复说:拜上帝乃天主教之别名,就是由于五口通商传教及天主教弛禁才导致了太平叛乱;好多基督徒都不是好人,参与了太平叛乱。关于马神甫案件,等他调查后再说;关于两人会晤之事,限于篇幅咱们以后再说。
科尔西当然不满意,频频书面照会,并且威吓叶名琛不要忽视这种拒绝的后果。但是叶名琛怕什么后果啊,回说:广西离广东太远了,调查结果不能很快就到,不要激动,要耐心等待云云。法方的耐心当然是有限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早就蠢蠢欲动了。说到这儿,咱得简单介绍一下拿破仑三世。
拿破仑三世是法国那个神话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侄儿,不过能力远不如自己的前辈。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1830年7月上台的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消息传出,举欧震惊,当年拿破仑一世横扫整个欧洲的记忆涌上他们的心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对正在宫廷跳舞的军官们高喊:“先生们,备马吧!法国宣布共和啦!”法国确实走向共和了。而且,共和的果子被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摘走。1848年12月,他在选举中出人意料地获胜,做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他就是后来的拿破仑三世。
投票前夕,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短信:假使你们希望流氓当总统,那么你们就应选拉斯帕伊;假使你们要一个坏蛋,那么你们就选赖德律·洛兰;假如你们赞成阴谋诡计鬼花样,那就选卡芬雅克。如果希望一个好人做总统,那就选举路易·波拿巴。法国著名政客兼历史学家梯也尔当时对路易·波拿巴参选的评价是:“这是一个蠢货,他将任人摆布。”结果,这么一个蠢货摆布着众多选民做了法国的总统。
这位总统处处表现自己的亲民:霍乱病流行时,他到医院看望病人;他到街上,慰问女商贩及摆摊女;他公开宣布自己的朋友不在宫廷,不在镀金的天花板之下,而是在茅舍、作坊和田野之中。1851年12月2日凌晨,路易·波拿巴模仿前辈发动政变,居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