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在文艺界走访调研了三天
为了加强宏观指导,加强同下到基层的工作相呼应,起到上下配合、相互推动的作用,马文瑞选择了几个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亲自调查指导,快速公开处理,用行动向全社会表明省委对于平反冤假错案的决心和信心。马文瑞一贯关心文艺工作,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文学艺术界。于是,他在文艺界走访调研了三天,掌握了不少的情况。
这天,他把省委常委、秘书长常力夫和办公厅主任牟龄生找来商议。“在文艺界调研中我发现,陕西的文化名人‘文革’中可受大罪了。”马文瑞一边在地上来回踱步,一边心情沉重地说。常力夫是陕北米脂人,也是一位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文革”前曾担任过国务院副秘书长,见多识广,为人正派、政治上可靠,后因健康原因回到陕西工作,是马文瑞的老朋友,也是得力助手。他一进门,就说:“文瑞,你总是走来走去,就解不开劳累?”常力夫知道,遇到重大或棘手的问题,马书记才会这样。
“力夫,你听说了吗?著名诗人柯仲平、大戏剧家马健翎和黄俊耀,这三位同志,在‘文革’期间被错误批判,并打成‘柯、马、黄反党集团’,此案在全省影响很大。”“这我知道,听说江青都有批示,是通天的大案子。”
“对呀,所以我对此案才格外关注,这几天我把案卷调来仔细看过了,还找相关人员交谈过,了解甄别了许多细节问题,这不是,我还把那些被打成‘大毒草’和‘反党作品’的戏剧和电影调出来都审看过了。”常力夫和牟龄生听得很惊异。常力夫说:“你可不敢这么干,连命都不要了,白天劳累,晚上不睡,年轻人也受不了呀。案子可以批给工作组,由严书记他们办嘛。”
“可我不能光当甩手掌柜呀。牟龄生你说呢?”“依我看,你还就是要当甩手掌柜。”秘书长还一个劲批评。“马书记调查得够深入细致啦。好多东西我也没看。”牟龄生说。“对呀,今天请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也看看这些案卷和作品,然后咱们再讨论交换意见。常老可以少看一些,挑重点看就是了。”“那可不行,你老人家都看完了我能不看?”
于是,常力夫和牟龄生加班加点看完了案卷和那些“有问题的作品”,马文瑞说:“怎么样,你们看这个案子有问题吗?是不是冤假错案?”常力夫说:“唉,不看不知道,一看气死人!完全是胡说八道。”“我看也有问题,作品并不反动,人也都是好人。”牟龄生说。
“这三个同志,我在延安时期就熟悉,”马文瑞兴奋地说,“这力夫你知道,柯仲平是云南人,在延安发起街头诗运动,写过长诗《陕北赤卫军》,有一次周末在清凉山万佛洞中开朗诵会,我和习仲勋去听了,很感人。毛主席那天也去听了,当场还表扬了他。这个同志怎么可能反党反毛主席呢?我就不信。还有马健翎和黄俊耀,对秦腔改革有功劳。早在延安时,就组织了‘民众剧团’,坚持写新戏、演新戏。坚持毛主席《讲话》精神,常年下乡,为老百姓演出。群众给他们吃煮鸡蛋,他们一路走,一路吃,群众要看戏,跟着路上的鸡蛋皮就可以找到剧团。这样好的两位同志,怎么就突然会反对共产党?”
“当时那种情况下,凡是当权派或权威人士,都是反革命嘛。作家柳青马书记知道,也被整得死去活来,连夫人都被逼得跳了井。”常力夫说。
马文瑞听了十分难过。沉默半晌说:“柳青是你的小老乡,我也熟悉,他去长安县体验生活,我是支持的。《创业史》也是好作品呀。总之,‘柯、马、黄反党集团’,这是一个大冤案,务必尽快彻底平反,文艺界平反冤假错案就从这里入手。”
牟龄生听了十分感动。他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一天,这个感人的历史细节。
随即,马文瑞即叫常力夫把当时的文化厅长找来,说:“这个案子就由你负责,务必尽快落实平反。”
不久,省文化艺术系统公开为所谓“柯、马、黄反党集团”成员平反昭雪,马文瑞亲自参加了马健翎和柯仲平的骨灰安放仪式,并讲话给予死者很高的评价,公开表明了自己和省委的政治态度。这个案子的平反,开启了文艺界的大规模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