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日本鬼子占领本镇的年头,说来真奇怪,尽管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不上档次,山芋、麦粉糊、麸皮烙饼,胡萝卜野菜粥等凑合着吃,可是一个个孩子腮帮突然发胖,胀鼓鼓的。听长辈们说,那是患“痄腮”,民间又称为“虾蟆瘟”。
镇上那位本事不大的老中医,逃难去了,听邻居大妈说,道院里有位老道士会治这种病。家里人将我送到道院,那位老道士怪和善的,笑嘻嘻地取出砚台和一锭墨,磨了一通,便
用毛笔蘸了些墨汁,在空中摇晃着笔杆,口中还念念有词,然后在我腮帮上涂了一个钱币大小的黑团,接着在墙上画了一个同样大小的黑团。老道士说,那肿块里的“邪气”,已经移到墙上了。过了两天,我又遵照嘱咐前往道院,接受老道士的治疗,他还是用墨汁在我腮帮上和墙上画黑团,就像上次那样重复操作一次。说来真奇妙,两三天之后,我的腮帮肿胀竟然消除了。大院里其他“难兄难弟”也接踵而来,接受老道士的“治疗”,结果没有一个不消肿的,道院一角的墙上,留下几十个黑团。
直到我长大,医学院毕业,当上医生之后,还常常回味童年时代这段有趣的医事,总觉得这是一个不解之谜。后来方知道,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小儿急性传染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我小时候患此病,也许是不治而愈的,跟腮帮上涂黑团未必有因果关系。近年来,读了报章杂志上有关文章,方悟出其中道理,原来,上好的墨也是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药。在中医中药中,其药名为陈墨、京墨、香墨、乌金等,是用百年古松燃烧产生的烟炱,加上香料和胶汁精制而成的。
但是并非市售的任何墨皆可入药治病,据《本草纲目》记述,“须松烟墨方可入药”,也就是说,用上品药墨方有效。以墨入药的上品墨有:万应锭、集锦墨、八宝止血墨、曹素功墨、胡开文药墨等。几年前,到安徽黄山旅游,回程途中经过以制墨闻名于世的徽州,逛街市,有幸见到上述那些价格不菲的高档墨,曾驻足观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