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专家“第一现场”出击、“第一时间”借网络平台释疑解惑,用科普知识武装群众,终使“杨梅谣言”戛然而止。随之,余姚荸荠杨梅以含糖量百分之十三点三,打破了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夺得今年荸荠杨梅“甜度之最”,杨梅便成了抢手货。
近年来,由于一则谣言的出现,造成社会恐慌、产业受损、农民遭殃的事情,可谓此起彼伏:去年海南香蕉突然“失宠”缘于此因,每年“西瓜打针”的谣言死而不僵,让各地瓜农闻之胆寒……谣言为何一再伤农,说明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不到位。“杨梅谣言”速传速灭的事实也表明,谣言止于管理部门的快速反应,止于信息的真实公开,止于科普知识的普及推广。这无疑也为某些方面和事件的防谣、辟谣及灭谣,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当然,让谣言不再起、农民不再伤,治本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如果社会公众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再忧虑,铲除了造谣的土壤,“杨梅喷洒膨大剂”之类的谣言也就很难伤到农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