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您说几年后文理分科会取消,我喜欢理课,是不是还要兼顾文科的东西?这样我的成绩不就比不过别人了吗?
答:社会在进步,总有人要吃亏的,但是在没有改变之前,我想你们不要把自己局限得太紧——我是学文科、我是学理科。像钱学森喜欢理科但是他也没有放弃文科。文理不分科是我相信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因为社会都在进步。
学生问:您觉得通才比较好还是专才比较好?
答:我也不太欣赏“通才”两字,我更欣赏的是博雅教育。它寓意着要有广阔的知识和很高的素养。美国最好的本科大学都实行博雅教育,这是他们成功的经验。
学生问:我们以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是看一所大学的哪些方面?
答:我想你首先要看兴趣在哪里,然后再去比较各个学校。我的意思是说,你不要老是眼睛盯着北大、清华、复旦,还有很多很多类型的学校。我想,重要的是看这所学校的文化,看看这个学校的师资强不强,这是最重要的,大楼漂亮不漂亮不重要,这并不是你挑选的依据。
学生问:现在学生中有种情况,有的人可能创新意识较强,但他的成绩可能不是很好。您怎么看这对矛盾?
答:我感到,考试只不过是人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形式,但能力是多方面的,有的能力并不是考试能够考出来的。像社团中间表现出来的领袖能力,就不是考试能够考出来的,而人是需要在社会上发挥作用的,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学生问:如何看待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答:今天的就业困难到了四年以后你毕业时,形势恐怕又不一样了,我感觉很难预告四年后的情况。“360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中国古老的话,但是中国学生却没有照这个做,360行里很多行业是我们看不起的。我当复旦校长时经常对毕业生讲,你们要相信自己,你能行的。把自己学习到的东西用到另外一个领域,不一定是浪费。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