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上海小囡和45名江西娃儿,一起做游戏、听演奏,互相送礼物、赠寄语。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放松,2个多小时的互动交流后,他们仿佛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此次活动由市文明办、团市委、新民晚报社和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等联合举办。
上海娃 当组长
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缺的是什么?可能不是物质,不是金钱,而是亲情的慰藉和家庭的关爱。正因如此,一听说上海的哥哥姐姐要来和他们“玩游戏”,孩子们尤为兴奋。
背着吉他,带着礼物,新民晚报校园通讯站的10名优秀的学生通讯员昨天一早来到了基地。10个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小囡,来自民办华育、民办上宝、民办立达、民办明珠、风华初级中学、中国中学以及日日学校,年级从预备班到初三不等。看到满屋子吵闹的弟弟妹妹们,上海小囡倒也毫不怯场,三个一组,两个一双,立即融入到五个小组中,当起了“组长”。
听演奏 做游戏
“你叫什么?”“我叫飞飞。”中法混血儿吴牧芝将自己小名写在纸片上,江西小妹妹立即黏了上去:“飞飞姐姐,你好漂亮!”
而队长李想的吉他演奏《小罗曼史》也惹来孩子们钦佩的眼神和喃喃自语:“真好听,我也想学。”不一会儿,一名男孩就爬到李想的身上,两人蜷在椅子中玩起了手机游戏。看到这一幕,两个女孩调侃道:“你就像超级奶爸!”
从陌生到熟悉,用不了几分钟,不久孩子们就释放出“自来熟”的天性。在李岳琏主持的“步步惊心”游戏环节,每组要出两名队员。“组长”选人各有花招,有的猜拳决定,有的投票表决,有的直接指定。江西孩子们则使出了浑身解数,强烈要求参加,有人急得直叫嚷:“脑筋急转弯我最拿手了!”
室内,一片欢腾。
送礼物 赠寄语
游戏结束后,每位上海孩子都拿出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送给弟弟妹妹。水晶球、娃娃风铃、笔记本、世博会纪念章……五花八门的礼物映红了孩子们的脸。
江西娃儿则每人写了一段寄语送给上海小囡,稚嫩的笔迹,讲出了诚挚的心声:
“你们让我们有了看上海的机会,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伙伴们感受到你们那温暖的心!”父母都在东莞打工的万安县潞田中心小学的盛丹这样写道。
“谢谢这些关心、关注留守儿童的人,让我欣赏了美丽的上海,让我对生活充满热爱,让我明白世上好人多,是有许多人在关心我们这些留守儿童的!”峡江县实验小学的范郡阳写道。
更多孩子则定下了盟约:“下次你们来江西,请让我们带你们玩儿!”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