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传闻
日前,“News上海”一条微博称,张小姐在理发店做头发时,听到店里伙计说,顾客剪下来的头发可以收去做酱油。“做酱油?!我差点吓尿了。”张小姐心里直犯嘀咕:用头发做酱油,这也太恶心了吧。但店员说,头发里有蛋白质成分,可以分解成氨基酸,做酱油。“头发多脏,染过烫过焗过,还五颜六色的,伤不起啊!”
之后微博上又有人表示,“头发加工酱油,的确有这样的说法,不过我也只是听说,没有亲眼见过。”
记者调查
平时美发店里的头发去了哪里?昨天,记者拨打多家美发店电话,作了一番小小的调查。
位于南京西路上的南京美发店员工吴女士告诉记者,一般客人剪下来的头发,都是扔垃圾桶处理的。“但也有一些品质好的长发,有时会有人上门来收。”对方回收时,扎成粗辫子那样的一小捆,也就几元钱。记者问她是否知道头发做酱油的说法?她表示惊讶:“不会吧,我以为是收去做假发的。”
永琪美容美发博山东路二店也遇到过有人上门收头发。
专家说法
头发真的可以做酱油吗?记者致电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教授表示,从理论和技术上讲,毛发可降解为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确实可以制造出“头发酱油”,但他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王院长表示,酱油的制作是利用发酵,水解大豆中的蛋白质,产生游离氨基酸。根据这个原理,各种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原料都可以用来制作酱油。头发、毛皮甚至皮鞋等都有蛋白质成分,通过降解,都可以将蛋白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
但他认为,头发不太可能替代大豆。原因是:1.现在资源并不缺乏,大豆供应丰富,完全没有必要寻找头发“补给”;2.通过大豆水解蛋白质产生的氨基酸,有许多氨基酸具有风味,如产生鲜味的谷氨酸,产生甜味的丙氨酸等,这就是人们觉得味道鲜美的原因,而头发即使降解出游离氨基酸,却是没有“风味”的;3.从成本考虑,使用头发不见得有优势。
他表示,头发做酱油为国家明令禁止,它不能提供人体需要的全价、优质蛋白质,经染烫焗后的头发还可能重金属超标。“微博中谈及的现象有是有,但极个别,且存在于许多年前,都是一些不法小厂家所为;蛋白质缺乏年代,头发也有用于饲料添加剂;现在食品安全严格管理,这种可能性几乎已不存在。”“如果要说头发的利用,多数还是用于制作毛笔、假发等。”王院长表示读者不用担心。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