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松江区叶榭镇阳光心园管理员孙秀宝对精神残疾学员呵护备至——~~~
松江区叶榭镇阳光心园管理员孙秀宝对精神残疾学员呵护备至——~~~
松江区叶榭镇阳光心园管理员孙秀宝对精神残疾学员呵护备至——~~~
松江区叶榭镇阳光心园管理员孙秀宝对精神残疾学员呵护备至——~~~
松江区叶榭镇阳光心园管理员孙秀宝对精神残疾学员呵护备至——~~~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江区叶榭镇阳光心园管理员孙秀宝对精神残疾学员呵护备至——
18个“孩子”的贴心“家长”
王晓慧 孙云
  冬季,一入夜,天地间就被阴冷浸透了,更何况这一天还下起了雨。不久前的一个雨夜,晚上10时,松江叶榭镇阳光心园的管理人员孙秀宝还握着手机,焦虑不安。30分钟前,一名学员的家长给她打来电话:“我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怎么办?”下午3时30分,孙秀宝目送学员们坐“阳光车”离开,如今,这孩子去了哪里呢?一场紧急寻找开始了。

  阳光心园的学员都是精神残疾人,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坐在沙发上,孙秀宝回想着这名学员最近的表现。突然,她想起这名学员白天说过的一句话:“我好兴奋,要去找医生聊一聊。”“对,应该去了医院!”孙秀宝立即拨通医生的电话。不一会儿,医生来电说,人找到了,就在医院门口晃悠。孙秀宝请医生把学员稳定住:“我马上过来接他!”在医院门口看到这名学员天真的笑容,孙秀宝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回到家,孙秀宝回想起自己在阳光心园工作的点点滴滴。

  2009年,孙秀宝被安排到刚成立的阳光心园工作时,她儿子担心她的安全,孙秀宝却坚持把这份工作从“可怕”做到了“可敬”。孙秀宝的手机时常会在晚上响起,不是学员诉苦,就是家长求助。学员们往往拎起电话,一倾诉就是个把小时。孙秀宝总是耐心劝导,做他们的坏情绪“垃圾桶”,直到学员归于平静。

  18名学员的病症和年龄不同,每个人的情况孙秀宝都了如指掌。有一次,一个学员入园后情绪突然失控。原来,学员自认为已经康复不必吃药,但刚入园又不敢拒绝,抵触情绪逐渐爆发。孙秀宝耐心地向她解释吃药的重要性,直到她完全接受。经过一年多的康复训练,这名学员已经离开托养机构,找到一份园林养护工作。看到学员能康复回归社会,这是孙秀宝最开心的事。 

  通讯员 王晓慧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特稿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目击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线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居民惦记他每天三次摇铃声
申城残疾人每月可获车贴35-50元
两万视障人士可就近“看”电影
残疾人戏剧表演班招生
18个“孩子”的贴心“家长”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3218个“孩子”的贴心“家长” 2014-01-21 2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