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吃不能吃,先要监管好
人大代表“抢话筒”专题审议食品安全
宋宁华 易蓉
  食品安全是城市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今天上午,市人代会召开“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健全监管体制、保障食品安全”等专题审议会。会场上座无虚席,代表们纷纷“抢话筒”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

  上海市食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阎祖强通报了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相关情况。他介绍,去年,全市监管部门共开展执法检查55万余户次;发现问题企业1.7万户次,同比下降24.3%;立案处罚近1.24万件,罚没款1.13亿元,同比增长33%。本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有序可控。

  代表建议

  建立“红名单制度” 

  “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什么可以吃?”市人大代表金永红说,见过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后,老百姓一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就容易怀疑一切。“实际上,上海食品安全已经超过90%,但和老百姓的感受不一样,这就说明信息不对称,政府的公开工作还不够好。”金永红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在导向方面用应发挥积极作用。不妨再建立一个“红名单”制度,让老百姓知道哪些食品是安全的,起到正面引导,也鼓励做得好的企业。市人大代表徐晓青赞成“红名单”制度,但不同意食安办公布这一名单,而建议由行业协会等推出;政府部门应重在加强“黑名单”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代表建议

  消费者参与监管

  许丽萍代表对婴幼儿奶粉等重点行业的“保姆式”监管模式提出质疑。她认为“进厂监管”不利于企业主体自主管理,应该分清政府和企业的责任。“许多市民都感觉到处罚力度还不够。我们对食品安全的忍受应该是‘零容忍’,和所得多少盈利无关。”刘波英代表则提出,应将消费者和监管者结合,让消费者也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守护者”。

  现场回应

  继续加强监管

  对代表们“抛”出的意见建议,阎祖强现场做出回应。他承认,在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发现,老百姓的感受和实际工作成效有差异,这说明政务公开力度不够。针对代表提出的乳制品监管问题,他介绍,目前乳制品的监管已经从配方、生产流程审核方面提高流程和标准,抽检和自检也在提高,“源头奶”的监管也正不断加强。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易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特稿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科教卫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目击
   第A31版:读者之声
   第A32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线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申办2028年奥运会对上海有象征意义
浦东重任在肩要当好排头兵
能吃不能吃,先要监管好
自带白菜谈民生
本报记者带市民声音进会场
百余人大代表倡议春节不放烟花爆竹
手机扫一扫精彩更多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 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举行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5能吃不能吃,先要监管好 2014-01-21 2 2014年01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