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是,西方人性格开朗,幽默;中国人拘谨刻板,幽默感少些。其实也不尽然。历史上的优孟、东方朔之流且不说他,“至圣先师”孔丘,也不总那么道貌岸然的。孔子家语中有说:子贡问他:“死者有知乎?”夫子答道:“等你死了,便知”,这便有调侃意味在了。
金圣叹是幽默大师,遭文字狱,据说在刑场上,他还津津乐道:“花生米与豆腐干共食,有火腿味”,云云。更有甚者为:“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以无意得之,大奇!”这种面对虐杀而无惧色,不作“筛糠抖”,不发乞怜语,反还说出风凉话来,确也令人佩服。
幽默常表现于言词,却又不仅限于言词。睁开清醒、警觉的眼睛观察世道人生,幽默素材比比皆是。有一次从电视新闻中见一镜头,某地卫生检查员到一肉食品商店检查卫生,身穿洁白工作服,一排苍蝇飞落在他背上,黑压压一片,而他正在俯身签写“卫生合格证”呢。这可算一种“黑色幽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