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飞舞的清晨,我经过公司围墙外的小河弯口,看雪纷纷落入一片菜地,青菜叶子由深绿变到浅白,过程相当柔和。
进入冬季后,这片菜地的绿色经霜染后深沉起来。我从去年夏天来到邻省这座县城工作,每天上下班要经过这条小河。这片四五米宽,十来米长的菜地,很长一段日子,我没看到浇灌或割菜的人,除了几只小鸟掠过河面,望过去清寂落寞。有一个清晨,我看见一人,站在河坡上握一长杆勺子,一次次伸进河里,一勺勺往菜地里泼水。清冽的空气中,她动作协调,不急不缓,尽管头脸包裹住了,看不清面容,红色的衣裳在晨光里却显得格外的美。
2014年春节前,我们几个上海同事准备回家过年。在县城菜场,当地的一位同事看见我们,问我们买点什么回去?我们说想买点蔬菜,他立刻一脸的惊讶和不解,以为我们开玩笑。在一个摊位,卖菜人当地口音很重,我辨听出菜是自己种的,还有人直接到她家菜地里买的意思。几秒钟的眼神对视后,对方明白我们计较的不在于每斤多少钱,而是在于新鲜,关键是这菜打没打过农药。卖菜人还在努力说明,让我想到了公司围墙外的菜地和红衣浇水人,于是带头装了一袋青菜……我们买的蔬菜塞满了汽车后备厢,一路上一车人心情很轻松很愉悦。
在上海,我去菜场买菜,妻子总要关照我到某某摊位。她有经验,认为摊主说本地话,肯定从近郊来的,菜是自家种的,不会打农药。我总是听从,还把经验带到了这里,弄了一次满载而归。
同样的寒冷季节,我曾经在一家农业研究院参观过人工培养的蔬菜。高宽的大棚里形色不一的蔬菜,沐浴着温暖的光线,蔬菜叶片几乎一尘不染,叶面里的经络舒张毕现。经过人类智慧的改造,大棚里面的蔬菜长势,十分精神,仿佛都打过了强心剂。若将大棚里的果蔬与田地上的蔬菜比较,身价是贵族与平民的档次差距,但我选择来自田地的蔬菜。理由简单,霜打的蔬菜符合事物成长规律。尤其生长在这个季节的青菜,叶肥杆厚,在锅里炒开,吃起来那一口最糯最酥的感觉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