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石刻是保留山石本来面目的那些石刻。龙门石窟的佛像,咸阳的石马,无不是为石头表达出它们想表达的意思。不然无法解释那些石刻摄魂的灵气。古时的人们还不懂得傲慢,只敢以谦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揣摩大地的思绪,谨慎地将自己的领悟加于石头之中。加诸人力的山石,少了一分苍茫而包容万物的韵味,却添了一分人类勇敢的诠释。当时的人们对于自己擅自的举动不知是抱着何种心情,不知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在战战兢兢中,可能也会有些许喜悦吧,那种和天地万物有了某种联系的喜悦。大地似乎也肯定了我们的先祖,而使那些石刻安然地经历了千年的时光。
咸阳的石马,虽然描绘了当年马踏匈奴的少年壮志,但还是会给人一种敦实而安详之感。工匠们一定是为霍去病的英勇豪情而折服,想把这份激荡的感情融于石刻之内。可能就在他们意气风发地凿开巨石之时,还是不禁为山石的浩瀚不惊所安抚,只敢寥寥几笔,划出对英雄的敬仰。但最终工匠们还是忍不住作出石马脚踏匈奴的形象,作为历史的见证留了下来。大石们也认同了中华民族保卫家园的愿望。
完成龙门石窟的工匠中,几乎没有人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会这样做是很自然的,因为石刻本身已经代表一切了。人们并不敢狂妄地认为是自己创造了石刻的辉煌。当今的艺术世界里,却已经不是这样了。一幅无名的字画不可能比一幅名家落款的真迹更加受到众人的追捧。造成这些的原因,无非就是那些作品本身并不伟大。试问,当我们站在大尊石刻佛像的面前,忍不住要伏倒参拜之时,会在乎石刻是由谁刻成的吗?当事物真正伟大时,便拥有了无名的资格。越靠近现代,石刻的作品中,人类的痕迹越是明显。石头被看成了没有生命的媒介,最后成就的作品,完全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
这一现象并不只存在于石刻之中。是人类越来越难以理解自然了,还是我们的种族已经进化到可以凌驾于一切之上了,谁也不知道。在人类不断试图解释世界,并且征服世界的过程中,慢慢地忘记了先辈们的虔诚,而失落了对大地的敬畏。我们放弃了静心聆听大自然教诲的方式,选择了更为激进而主动的手段,用自己心中的蓝图描绘着世界。
人类确实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种族。今天人类可以做到的事情,是千百年前无法想象的。可是,为何千百年前的石刻,却更能让我们感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