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对老人好
吴强
  吴强

  儿童节要到了,我却想起了老人。 

  老人,是以前的儿童。岁月,把如花似玉的儿童,变成头发斑白的老人;岁月,把人生的历练和重压,一刀刀刻在老人的脸庞上。他们绽放、然后在岁月的河流中渐渐远去。然而,没有老人,就没有我们的现在;没有老人,也意味着没有未来的我们。 

  老人应该有他们值得拥有的舒适、安全、尊严,否则,当打之年的人们就有愧于他们。然而,一些事情却让我们叹息:前阵子网上打车软件风行,不少老人感慨不会打车了,被出租车抛弃了;老人希望身体健康,于是一个“保健品”市场应运而生,组织老人体检、旅游、讲座,然后将各种高价的所谓“保健品”推销给他们,吃了没用还算是好的,把养命钱、棺材钱都赔进去,那才叫惨!更有甚者,儿女“常回家看看”,竟然要写进法律才有可能得到保障,怎不让老人一声叹息? 

  对老人好,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的下半部分换成“子”就成了一个“孝”字。《论语》中再三讲孝,“父母唯其疾之忧”(儿女生病时父母亲忧心如焚),“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母亲身体不好,大旅行家徐霞客毅然放弃远足,还专门带着母亲在家乡附近旅游),“色难”(光给父母吃好喝好不算好,还要能和颜悦色),“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知道父母年纪,既因为他们长寿而开心,又因为他们衰老而忧惧),等等,不胜枚举,读来无比温馨和温情。 

  切莫以为只是对自家老人好,人们还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没错,听起来甚至有些迂阔,却是多么美好的社会图景和人文关怀。 

  因此,与其坐而论道感慨“时间去哪儿了”,不如起而行之,好好地对待每一个老人,不管是身边的还是路上的,最低限度:至少不忽视、不淡漠、不忘记、不欺骗。因为,我们都将老去。 

  儿童节要到了,我却想起了老人:比起儿童已经受到的无微不至的各种关心,我们的老人应该也值得我们更多的关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民生上海
   第A17版:民生上海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教育
   第B04版:健康/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1版:名厨美食季 舌尖朱家角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广告/新民楼市
用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
对老人好
断舍离
见鱼舍利 应取其义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对老人好 2014-05-29 2 2014年05月2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