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未有空调,夏天晒台纳凉成了唯一去处。当年我住在上海广东路上的古玩市场的楼上,四楼有一个100多平方米的晒台,是三楼、四楼的20多户、60多位居民活动的场地。傍晚时分,晒台冲洗后热量被驱散了,居民们陆续地拿着板凳、躺椅、帆布床、小桌椅等不约而同在此相聚。开晚饭是纳凉的开场戏,各家桌上会放着拿手菜:茭白肉丝辣椒炒毛豆、丝瓜炒蛋、干煎带鱼、油炸臭豆腐、冬瓜开洋汤、冷面、冷馄饨、绿豆汤……吃饭时不分家庭,你来我往好一番热闹景象;饭后一定是讲故事、玩棋牌、斗蟋蟀的节目了。大人小孩按需组合,五人一组,十多人一组。“讲故事”自然最受欢迎的,“西游记、三国、水浒传、抓特务”就是这时听会的,在夜深人静时,听到吓人处更是鸦雀无声,故事未讲完且听下回分解也是常有的事,说故事的大人或大小孩口才极好。游戏也不逊色,“争上游、24点、40分、四国大战”等,相互间只有输赢之分,未有物质刺激,打了臭牌几天抬不起头,赢家自然喜形于色;斗蟋蟀围观着的大人小孩全是清一色的男人,起哄声、争吵声,不相上下。围在一起的阿姨们绕线团、张家长李家短,交流着买汏烧管小孩的经验。晒台上还有一道风景:芭蕉扇、鹅毛扇、纸扇的敲打声此起彼伏,蚊子、苍蝇、飞蛾在人群中横冲直撞,但纳凉的快乐似乎让他们忘记了这份不舒服。
美哉,其乐融融的晒台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