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贝利:足球之美(2)
贝利 & 布莱恩·温特(巴西) 吴果锦
  ◆ 贝利 & 布莱恩·温特(巴西) 著 吴果锦 译

  “唐丁霍的儿子”,完成父亲的梦想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米纳斯吉拉斯州一个名叫特雷斯科拉松伊斯——意为“三颗心脏”的小镇参加半职业联赛。说实话,他们的境况很不好,因为只有少数几个精英俱乐部的薪水还算不错,其他大部分俱乐部都穷得叮当响。所以,足球运动员总背着一种耻辱,就像舞蹈家、艺术家等职业——其从业者追逐的是热情,而非金钱回报。我们家在不同的城镇间漂泊,父亲在哪里踢球,我们就搬到哪里。曾经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全家住在一个旅馆里——那种与豪华毫不沾边的旅馆,后来我们常常将其当成笑料,说那是个供球员和差旅商人、流浪汉落脚的零星级酒店。

  1942年,就在我2岁生日之前,似乎所有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父亲迎来了事业的转机,他被米内罗竞技俱乐部——米纳斯吉拉斯州最大、最有钱的俱乐部招入麾下。父亲终于找到了一份既能踢球又能养活我们全家的工作,甚至能使家庭迈入小康的行列。那时父亲25岁,他的辉煌前程才刚刚开始。但是,就在他的首场比赛中——对阵的是里约的圣克里斯托旺俱乐部,当父亲全速与对方一位名叫奥古斯托的后卫撞在一起时,灾难发生了。

  奥古斯托没什么大碍,他康复之后继续踢球。但父亲却灾难性地伤了膝盖——韧带,或许是半月板。我说“或许”,是因为当时没有核磁共振对其进行细致检查;事实上,当时的巴西,连运动医学都没有。我们不知道他伤在哪里,也不知道该如何治疗。我们只知道在伤处敷上冰袋,抬高它,听天由命。不消说,父亲的膝伤再也没有痊愈。因为无法再度出场比赛,父亲很快就被俱乐部解雇,回到了特雷斯科拉松伊斯的家里。父亲从此就靠打短工挣钱,家里的生计常常难以为继。

  即便是在境况最好的时候,家里的生活也很艰难,现在父亲回到了家里,养着膝盖,希望它能痊愈,从而能够再次返回米内罗竞技或者其他赚钱的俱乐部里踢球。我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他认为这是能给家人像样的生活的最佳途径。但是,因为他不再踢球,家里就几乎没有了收入,而在上世纪40年代的巴西,又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体系。更严峻的是,家里又多了两张吃饭的嘴——我的弟弟雅伊尔、妹妹玛利亚·露西亚又出生了。另外,祖母安博罗西娜、舅舅豪尔赫也搬来与我们同住。

  我们兄妹几个都穿着二手衣服,有时候甚至是穿用装麦子的麻袋改成的衣服,也没有钱买鞋。有时候,家里仅有的食物就是面包加上一片香蕉,有时则是舅舅从工作的杂货店里带回家的大米和豆子。而与很多巴西人相比,我们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因为我们从未挨饿。并且,家里的房子还算宽敞,全家人并未住在贫民窟(用巴西话说,是favela)里。但是房子的屋顶漏水,一下雨就满地是水。全家人始终是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因为大家——包括两个小孩子在内——都不知道下一顿饭从何而来。任何经历过这种贫困的人都有这种体会,这是一种忐忑、一种恐惧,一旦进到你的骨头里,就永远摆脱不掉。说实话,时至今日,我有时候还有这种感觉。

  搬到巴鲁之后,家里的境况稍稍有了好转。父亲在卡萨卢西塔尼亚商店找到一份工作,其老板正是巴鲁竞技俱乐部——BAC——的老板,而BAC是巴鲁两支半职业球队之一。周一到周五,父亲就在商店里干着跑腿打杂的活,煮咖啡、送咖啡、寄信等等。到了周末,他就是BAC的明星中锋。在球场上,父亲展现出了曾经一度让他接近成功的足球才华。他攻入了很多进球,1946年他带领BAC得到了圣保罗州的半职业联赛冠军。他还有种非凡的魅力,即便经历了足球生涯的厄运,他仍保持优雅和勇气。巴鲁的每个人都认识他,喜欢他,而我也总被人认出是“唐丁霍的儿子”。但家里的日子还是很难,我甚至想——如果不能为家里的饭桌上带来食物,名气管个什么用。

  为什么父亲不去学另一门技能,从事另一种职业?足球就是这么慷慨,又这么残酷。中了足球的魔咒,就永远没有脱身的时候。当父亲发现自己的梦想已近破灭,他就将自己的身心和梦想都放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踢这里。”他说着,指着家里墙上的一个点。如果我踢出的球击中了目标,他就会咧嘴一笑,接着又沉下脸来。“很好!换另一只脚!”砰!“用头顶!”砰!就这样,一连好几个小时的练习,有时直到夜晚,就我们两个人,我和他。这些都是足球的基本功:盘带,射门,传球。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机会到镇上的球场里练习,就找块空地练起来:家里的小院子、外面的街道(即鲁宾斯·阿鲁达大街)都是我们练球的场地。有时候他给我讲自己比赛的经历,有时候则是给我演示学来的或自创的动作。偶尔他还会给我说起他的哥哥,父亲说,他哥哥是一个中场球员,得分能力比他还强,但在25岁就去世了——纳西门托家里又一个前途无量却中道夭折的惨剧。

  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在练球,学习足球的基本技能。回头想想,有些练习十分有趣,其中有一个就是将足球挂在树枝上,我一连几小时用头顶它。但跟父亲教我如何用头将球顶入球网的技术相比,那就是小儿科了。他会双手抱球,用它一遍遍砸我的前额,嘴里还说:“别眨眼!别眨眼!”他的观点是,要想把头球练好,首先就是在顶球时睁着眼睛。他甚至对我说,只要是在家里闲着没事,就要拿球自己砸自己的头。我听他的话,就这么做了,现在想想,当时的样子一定很滑稽。但是,很显然,父亲认为这种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对的,这种训练使我在职业生涯中获益匪浅。

  除了头球,父亲还重点让我学会两种技能:一是在控球时将球控制得离身体越近越好;二是不管什么动作,双脚要做到同样好。

  为什么他要重点强调这两个技能?也许是因为我们受到练习场地的限制——巴鲁的街道、后院、小巷等等。也许父亲意识到我瘦小的身材。成年后,我的身高只有1.70米,即便在那个时候,我的身高也算是比较矮小的。所以,跟父亲不同,我在球场上没有身体优势。如果我不能将对手撞开,不能比他们跳得更高,那我脚上的技巧就得比他们更好,我得学会将球变成身体的延伸。

  说实话,父亲教我这些其实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因为母亲很不愿意她的长子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在母亲看来,足球就是一个死胡同,是一条通往贫困的道路。她是一个很坚强的女人,无微不至地照料着全家人。她想让我把空闲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用知识去改变命运。从过去到现在,她一直就像是坐在我们肩头的天使一样,总在鼓励我们去做正确的、高尚的、有益的事。她想让我们过得更好。所以,开始那几年,每当她逮到我踢球,就会痛骂我一顿。

  母亲良苦的用心阻挡不了父亲和我。她又能做什么呢?我们父子二人都中了足球的魔咒。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仍是在小院子里练球。母亲走到旁边,双手叉腰,听天由命般长叹道:“嗯,真好,又把你的大儿子拉进去了。等他吃不上饭的时候,可别跟我抱怨说后悔没让他学医、学法律!”父亲则抱着她的腰,笑着答道:“别担心,塞莱斯特。等他把左脚练好,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体育梦破灭的父母转而去训练自己的儿女重走自己的道路,也常常伴随着风险。有的孩子厌恶这种期望所带来的压力,我从未有过这种感觉。原因很简单:我爱足球。我喜欢脚上有球、脸上洒满阳光的感觉,还有队友间的友情、进球后全身过电一般的兴奋……但更重要的是,我喜欢跟父亲在一起。在我们练球的那些时间里,父亲绝不可能认为我有一天会因为踢球而变得出名、有钱,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是绝无可能的。我想,他只是爱这项运动,并想把这种爱传给自己的儿子。他做到了。我想说,我对足球的爱从未衰减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上海新城区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2版:生态上海·夏之舞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阅读/连载
   第A40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培训讲座/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升学指导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人物/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2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1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6版:广告
贝利:足球之美(2)
罗斯福和他的特使们
宁波商人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9贝利:足球之美(2) 2014-06-18 2 2014年06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