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2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镜头里的“大国海疆万里行”
张龙 陈意俊 沈月明
■ 河北曹妃甸港货来货往十分忙碌
■威海刘公岛上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发展中的丹东港
■ 福州,复建中的船政学堂遗址
■ 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渔村
■ 舟山既是舰艇的母港,又是全国最大的渔港
  本报记者 张龙 陈意俊 摄

  本报记者 沈月明 文

  120年前的今天,甲午战争在黄海丰岛海面爆发,从此中国走上艰辛而漫长的衰弱复兴之路。曾经的中国万里海疆,从辽宁丹东到天津大沽,从上海到福建马尾,处处都有世界列强欺凌的痕迹。两个甲子过去,沧海桑田,在同样的地方,建起了世界领先的港口,规划了现代化的新区,崛起了美丽的海滨城市……

  为寻访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海疆的战争遗迹,感受中国万里海疆在新时代的腾飞,感悟历史,展望未来,7月7日,本报记者兵分两路从上海出发,开启“大国海疆万里行”采访行动,至今仍有一路记者在从南方回上海的路上。近20天的采访,两路记者行程总计超过10000公里,采访足迹遍及辽宁丹东、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威海、江苏灌云、浙江舟山、福建马尾、广州、广东湛江、海南琼海。

  在丹东,瞻仰120年后重出水面的超勇号战舰残骸,听甲午战争史专家讲诉壮烈往事。在威海刘公岛,看甲午战争博物馆历史旧物,听馆长戚俊杰讲收藏历程、建馆心愿。在马尾,听北洋水师舰长萨镇冰后人讲福舰船政学堂光荣往事。在海南琼海,看谭门渔民祖传的南海文字航海图《更路簿》,听他们讲南海是我们的“祖宗海”……

  20个日夜,10000公里行程,北线记者经历了烈日的考验,南线记者经受浣熊、威马逊、麦德姆三次台风的洗礼,沿路采访了大量的人,拍了海量的照片。在过去的10天里,本报“大国海疆”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连续刊登了南北线系列图文。今天,我们撷取万里路上的一组照片,回顾这段难忘而富有意义的旅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18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19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20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21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22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23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健康专版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申城社区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家装专版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名表
   第C04版:名表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秀场
   第C07版:妆容
   第C08版:大牌
镜头里的“大国海疆万里行”
新民晚报甲午战争120周年特别报道A22镜头里的“大国海疆万里行” 2014-07-25 2 2014年07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