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英国纸电影剧团的《奥德赛》,是英国近年来继《战马》之后,最重要的手偶类型创意作。全场70多分钟的表演,由5位艺术家通过完全现场的演奏、声效、绘画、手偶操控等众多特殊技术,在讲故事的同时呈现手工电影的整个制作过程。这部作品改编自长诗《荷马史诗》中英雄奥德赛在特洛伊之战后流落海岛,并拼尽全力、历尽艰辛回到自己王国的故事,改编后的这部“现场手工电影”绝无古诗的晦涩与难懂,而是如动画片般轻松易懂,同时还植入了许多充满现代感的幽默桥段。它的镜头语言、特效画面和用新的电影语言讲传统故事的方法,别开生面。全剧基本没有台词,5岁以上的观众就能看懂。
巴西阿默克剧团的最新力作《喀布尔安魂曲》是其“战争三部曲”之一,以极富有洞察力的视角,展现了严酷战争背景下的阿富汗,两对平凡夫妻所蒙受的苦难。该剧舞台简洁而充满诗意,灵动的转景换场和现场的民间乐手多乐器伴奏,使整个舞台充满了激情与想象。
除这两台开幕剧目,10月中旬起,另外三台来自英国的重磅剧目也将陆续登场,其中包括有“苏格兰剧场之王”美誉的蒂姆·克劳奇的两部作品。《等到深夜又如何》是蒂姆·克劳奇与另一位英国剧场导演安迪·史密斯合作的现代题材作品。另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我,马瓦利奥》,是一部讲述什么是旁观者和如何做旁观者的戏剧,其表演形式与单口相声相似。
另一部将于11月上演的《迷失》,来自观众熟悉的英国壁虎剧团。该剧融合舞蹈、默剧等多种舞台表演手段,同时以极其新颖的视觉元素,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的故事。这些剧目都将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