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凤英来到居委会时,城镇化刚起步,不少村民虽然已经成了新公房里的居民,生活习惯却还是过去住在村里田头的老一套。当时美容新村有84户居民,有的在绿地里种菜,有的把公共停车棚当成自家储藏室,天女散花般的“垃圾弹”几乎天天都有。几年下来,超过八成的住户被迫搬走。储凤英看到这样的“美容新村”,哪里坐得住?她一家家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个月后,空地上的蔬菜拔掉了,被居民私装锁具的停车棚重新姓了“公”。
贵在坚持,储凤英一直盯着居民的不文明行为,随时上门劝阻,而且,很注意方法。去年,小区里搬进一户新居民,擅自拔掉围墙外的一棵黄杨树,种上自家的葱姜蒜,绿化部门去补上绿化,又被他们拔掉。储凤英上门做工作时佯装不知真相,通过请对方转告邻居不要毁绿的方式委婉劝说。这户居民觉得储凤英给自己留了面子,也不好意思再为难她,绿化部门补上树木后,果然没有再毁绿种菜。
对居民巧讲理,对顽症也使巧力。有一次,外来人员在楼道里盖上很多“牛皮癣”广告印章,储凤英拨通对方电话劝说,还把联系电话留在居委会,居民有需求,居委干部就帮着联系对方上门维修。“牛皮癣”从此绝了迹。
储凤英一直说,自己是全体居民投票选出来的,就要勤跑、多听、用心,才能对得起大家的信任。在她的带领下,居委干部和志愿者拧成一股绳,把家园建设得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