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员,原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来中国30多次,可以算中国通了,这一次他谈到了服务业。
罗奇认为中国服务业的潜力很大,从世界制造中心转变为以服务业为导向,发展服务业可以解决很多因粗放式增长而加剧的失衡问题,比如环境恶化、资源消耗、不平等现象。服务业的增长也许会让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但却是更可持续更广泛的经济增长,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服务业的发展也是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
的确,服务业已经成为发展方向,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是最重要的转型,而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中国弯道超车创造了条件,上海本周出台了《关于促进本市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战略。
——编者
未来中美经济关系可能出现两种情境。一种是不对称平衡,即中国实现了再平衡,中国将会把储蓄过剩转变为吸收存款,账户盈余下降,外汇储备增加放缓,不愿意买美国的国债;美国无法实现再平衡,因为美国依然有巨大的储蓄缺口,中国提供的储蓄变少,美国必须找其他的资金提供方来补这个缺口,一旦其他方把资本提供给美国,会要求利息更高,美元走软,这就会带来美国的通货膨胀。
另一种是对称平衡,中国不断推动服务导向型的增长,劳动密集型,增长速度会慢一些,但不再靠制造业来推动GDP的增长,而是绿色经济,成为世界和谐增长的一个领导者,强调贫困和收入之间的问题;美国作为最大的服务经济体,有非常大的机会来撬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财富。——史蒂芬·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