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着一致的发型,蓄着相同的胡子,戴同款眼镜,穿相似西装,Viktor Horsting 与 Rolf Snoeren 总是刻意营造出双胞胎的“假象”。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法,这对时尚圈的设计“双生花”从不会让人失望……
红毯披挂上阵
对于高级定制,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那些亮相于高级定制秀场的华美礼服。或许在发布后不久,明星名流们便会将它们披挂上阵,在各大红毯上艳惊四座。那还有什么设计比用“红地毯”做礼服更具创意?刚刚落幕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Viktor & Rolf 的大秀无疑是最令人意想不到的。看似未经修饰的发型,几乎不着痕迹的自然妆容以及贯穿整场秀、不曾变化的乐福鞋,这些元素显得与高级定制格格不入。然而,不可否认,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高定秀。僵硬的材料转化为巨大的蝴蝶结,又或是将绒面打造成雕塑感极强的褶皱形态,这些做法都是一反常态且极富挑战的。更别提那些裙摆上呈现出原始之美的豹纹、斑马纹和长颈鹿纹,它们全部采用手工剪裁、修饰,单件的镶嵌过程就高达300小时。
这样一场秀透露出两人对现实的讽刺?Viktor & Rolf 的回答是,“没有任何正面或是负面的潜台词。”而他们呈现这场秀的想法只因“它是个不可思议的挑战”。向来迷恋超现实主义的Viktor & Rolf总是有意模糊艺术与时尚之间的界限,这不仅表现在那些夸张且充斥着戏剧元素的设计上,他们的秀场更像是实践自己先锋派概念的实验室。曾让两人名声大噪的“俄罗斯套娃”秀上,Viktor & Rolf亲自上台为整场秀唯一的模特穿上层层华服,最终,模特静止在转盘上,以“蜕壳”的形式展示;他们也试过在秀场上表演五分钟冥想,才缓缓开启大秀,期间,与或坐或卧地定格的模特互动,上演了一场行为艺术……“对我们来说,秀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秀本身就是一个实体,服装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合二为一”的设计师
“我们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会一起去做。”共事20余载,Viktor & Rolf用“已经融合成一个人”来形容创作时的状态。你很难简单地用“工作伙伴”界定两人的关系,“我们有太多相似之处,像是共用一个大脑。”Viktor & Rolf 的相识可以追溯到大学的入学申请会上,他们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我们一见如故,有着相似的时尚品味和抱负,还有一种默契感。”从阿恩海姆艺术设计学院(Arnhem Academy of Art & Design)毕业后,两人便决定去巴黎时尚圈闯荡一番。虽然1993年发布的首个系列夺得“法国耶尔国际服装设计大奖”,但他们在时尚圈的头几年过得并不那么如意。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Viktor & Rolf没有卖出过一件衣服。直到1998年,突然转向高定领域的他们一战成名。自此,两人狂放大胆甚至带些荒诞戏剧色彩的设计以及作秀风格赢得了时装界的追捧。
对于Viktor & Rolf 来说,艺术与商业显然不是矛盾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两个领域各有所为。”2000年,经过两季颇具轰动效应的高定秀之后,他们回归成衣系列,带来具有实穿性的设计。“高级定制可以传递我们的概念和手工艺,成衣系列则会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和接受度。”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设计,两人曾在伦敦巴比肯艺术画廊举办了名为“Viktor & Rolf的时装屋”的15周年回顾展,将往季的55件作品制成迷你版,穿在玩偶身上。他们甚至表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还计划开设五家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