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轻柔精致引人入胜
周炳揆
  周炳揆

  如果要我举出喜欢贝多芬《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以下简称“贝四”)的理由,可能有许多条。但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喜欢乐曲开始时钢琴独奏的陈述,它轻柔、浪漫、抒情、引人入胜——清晨淡淡的阳光,华贵的希腊殿堂,静谧的天空鸟儿在轻啾……这是贝多芬五部钢琴协奏曲(如果把“三重协奏曲”的钢琴部分算在内,那就是六部)唯一以钢琴独奏开始的一部。

  这个轻柔的陈述,可以说是整部乐曲的灵魂。但是仅仅是做到轻柔还是不够的。本演出季,任“纽约爱乐”驻团钢琴家的叶菲姆·布朗夫曼和阿兰吉尔伯特指挥的“纽约爱乐”联袂出演三场贝多芬音乐会,演奏贝多芬的全套6部钢琴协奏曲。布朗夫曼认为要演绎好“贝四”的开始句是最难的,它很轻柔,但是又不能把它弹得太轻,因为接下来乐队重复钢琴主题的音乐其实更为温暖柔和,而乐队的重复句在整部乐曲中的地位更显重要,这就要求钢琴独奏要轻,但又不能过分的轻。

  布朗夫曼现年56岁,他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15岁移居以色列,1989年他成为美国公民。他体格魁梧,举止有些笨拙,初看上去不像是一位钢琴家,更像是在舞台上帮助搬钢琴的人。布朗夫曼擅长演绎俄罗斯作曲家、特别是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长期以来,业内有人称他是一位弹钢琴的高手,但并不见长于微妙的演奏风格。这次,他和“纽约爱乐”合作贝多芬的全套协奏曲,特别对“贝四”作了细致、精巧的演绎,足以证明前述评论并不正确。

  时下的一个难点是:很难找到合适的音乐厅来演出像“贝四”这样精致的,需要仔细品味才能感受其魅力的音乐。“贝四”的首次演出,是1807年3月在一位叫罗科维兹亲王的私人宫廷中举行的,贝多芬亲自演奏钢琴。可以想像,二百多年前贝多芬写这部作品,所考虑的剧场,比现代动辄容纳二三千人的剧场的规模要小得多。我在现场听“贝四”不少于五六次,由于剧场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原因就在于此。

  印象最深的是1982年12月6日在上海音乐厅听傅聪独奏“贝四”,他的钢琴弹得不光是柔和,更富于沉思,带有诗人的气质,曹鹏指挥的上海交响乐团风格清新、柔和浪漫。自从那个晚上,“贝四”就成为我最喜欢听的一部音乐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 新民资讯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8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专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专版/市场资讯
《诗铎》三辑弁言
怀念“马铁丁”
美好缺憾
轻柔精致引人入胜
诗二首
一笔难书两“上图”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轻柔精致引人入胜 2014-09-22 2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